其實徐新安本人,也很排斥這門婚事,覺得不合文武分流的規矩,可眼下哪還顧得了這些。
睿王掌管市舶司替皇帝撈銀子,肯定得拿不歸順自己江南士大夫開刀,而這些人是太子最重要的基本盤。
如果護不住這些人,天下誰還會支持太子徐新安等學士已別無選擇。
“嗯”朱景源又應了一聲。
高書言在時他是如此,如今徐新安在他也是如此,他確實是“垂拱而治”的典范,又豈能不得到士大夫的普遍支持。
徐新安接著說道“只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得先讓賈家向林家求親,殿下再順水推舟替其求下恩典”
“屆時睿王已經離京,此事便不會有太大風波”
“此言有理”
朱景源很慶幸,自己下面有這些睿智的學士,否則他都不知如何自處。
但朱景源沒料到三樣事,一是賈環人品如何,二是林如海有多愛自己女兒,三是親弟弟已將黛玉視為禁胬。
“若殿下允準,臣下去就安排”
點了點頭,朱景源囑咐道“此事得勞煩你了”
“為殿下分憂,臣義不容辭”
東宮這邊議定策略,當天下午徐新安就找到了賈政,向其講解了太子的意圖。
而在賈政回府之后,太子妃元春也送來了一封信,里面的意思和徐新安的話完全一致。
燭光之下,賈政看完了信,忍不住長嘆了一口氣。
在他身側,趙姨娘替他捏著肩,忍不住問道“老爺,何事如此憂心”
放下信函,賈政目光看向了趙氏,凝視其幾息后說道“是好事,也是壞事”
攬住賈政脖頸,趙姨娘趴在其肩上,極為親昵問道“是何好事也說給妾身聽聽,您可不能一人獨享”
聯姻這件事,乃是太子力推,為了大局賈政知道必須執行,而且必須要想辦法做好,所以這件事沒有隱瞞的必要。
“太子妃說,如今環兒長大了,該給他說一門親事”
想到太子妃竟關心起自己兒子,趙姨娘高興得差點兒沒跳起來,甚至于一激動把賈政都抓疼了。
“老爺,太子妃娘娘打算給環兒說哪家姑娘”這是趙姨娘眼下最關心的問題。
嘆了口氣,賈政答道“就是黛玉那丫頭”
此時賈政心里十分惋惜,他是在替賈寶玉感到可惜。
若這小子不犯蠢,被用來聯姻的人就是他,如此他也可得償所愿了。
沒錯,賈政知道寶玉的情意屬誰,所以他才會感到可惜。
相比于自己看重的寶玉,賈環確實不太成器,所以賈政不怎么喜歡他。
“黛玉啊這可真是”
想到那個如謫仙一般的姑娘,趙姨娘竟覺得不真實,難得讓她覺得自己兒子不配。
可不配又如何如今太子妃既已發了話,即便是天上的仙女,也得給自己兒子生兒育女。
邊聽趙姨娘由衷夸贊道“太子妃圣明”
這話一出,又引得賈政長嘆一聲,然后他就沒了多說的想法。
“老爺,你剛才說還有壞事,卻不知又是何事”
鮮花插牛糞上,可不就是壞事么看著趙姨娘的笑臉,賈政如是想到。
正當他準備敷衍兩句,有婢女進屋稟告道“老爺太太請您去一趟,說是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