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聆聽殿下訓示”
“今日我得知,襄王對林家女有意”
斟酌著語句,朱景源緩緩說道“諸位此前說過可使襄王助我制衡睿王,然襄王納林家女不合規矩,我等或可助其達成所愿”
這些情況,也是在剛才與皇后交談中得知,然后朱景源才有了這大膽的想法。
這想法確實很大膽,文武聯姻不合規矩,皇室納進士女就更不合規矩了。
在皇帝不干涉的情況下,文武聯姻之事雖不合規矩,但他們可以通過自己輿論優勢,壓下睿王一系的反對聲音。
但眼下皇帝明確反對,導致聯姻這件事搞不成了,東宮又弄出更不合規矩的事,這樣做豈不是故意跟皇帝對著干。
見太子滿是希冀等待回應,學士們一個個心里很難受,暗道太子考慮事情未免太過天真。
可這是他們教出的太子,帶不動也得硬著頭皮帶。
見無人站出來表示表態,朱景源覺得非常尷尬,于是又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此計恐不太妥”徐新安小心組織語言。
“襄王納林家女為妃,比之賈林聯姻不合規矩,如今陛下已然震怒,臣等若再提起此事,只怕”
徐新安分析了利害關系,這些朱景源路上也想過,對此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此番十三弟去金陵,若完成陛下交付之重任,立有大功要納林家女入府,想來陛下不會太反對此事”
“即使朝堂上有異議,咱們也可以幫他說話,把那些妄議的聲音壓下去”
太子是有樣學樣,這以勢壓人的手段,如今算是上手了。
同時他還畫得一手好餅,要讓朱景洪辦完了皇差,完成了制衡老六的條件后,東宮再協助他達成所愿。
幾名官員考量之后,其中一人說道“如此倒也不是不行”
說這話的祖籍便在浙江,家里親朋故舊許多牽涉到走私,所以他在現場幾人中表態最快。
其余幾人也都陸續點頭,所以朱景源的目光看向了徐新安。
“徐卿伱怎么看”
“殿下,此計雖是可行,然則風險極大,尤其陛下圣意難測”
“到時若咱們辦不成事,引得襄王忌恨,只怕得不償失”
徐新安考慮得非常到位,因為即使有他們相助壓制了輿論,也不能保證皇帝不親自反對,事情不成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到時我去求母后說情,有她老人家相助想來可以成事”
即便皇后愿意說情,這件事能不能成,在場眾人也都無法保證。
徐新安思索之際,便有人說道“徐大人,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考慮其他事吧”
別說天下文官不是一條心,即便是東宮這個小團體內,學士們的利益訴求也不盡相同。
幾息之后,又有人開口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徐大人走一步看一步吧”
這是朱景源第一次主動定計,眼下連續得到手下人支持,便讓他心里生出了成就感。
“也好”徐新安不情不愿說道。
聽得此言,朱景源便說道“等會兒我就請十三弟過府,與他做好約定”
“是不是太急了些”徐新安仍有疑慮。
朱景源當即答道“事不宜遲,賈家這件事是咱們力主,若不及時澄清得罪了老十三,悔之晚矣”
這話一出,眾人皆無話可說,然后朱景源便派了人去襄王府。
襄王府這邊,朱景洪意外收到了邀請,這讓他是非常之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