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將離
夏金桂一心想要掌控孫家,她當然很想寶釵給她下這道諭。
而且她相信,如果自己真有了這道諭,依孫紹祖那欺軟怕硬的秉性,還真就屁都不敢放一個。
但是夏金桂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這道諭,因為她和王妃不熟。
“如今太太在府,有事臣婦與她商量便是,何須娘娘親自下諭”
夏月桂之所以這樣說,其實也是為了寶釵考慮,后者這么做確實很不合適。
寶釵當然明白她的意思,于是說道“拿了手令也不一定要用,以備不時之需罷了”
所以這話的意思是說,所謂手令不會大張旗鼓給她,而是秘密授予在關鍵時刻才能拿出。
如此等于是說,給夏月桂管家上了一道保險,即便闔府反對她依然有翻盤的底氣。
由此可見,寶釵對她是何等信任。
夏月桂也能感受到這份信任,所以此時她沒有再多說,而是應道“多謝娘娘體貼”
二人閑聊了一陣,待走出了坤寧門之后,朱景源終于忍不住詢問“十三弟為何突然要去遼東”
“四哥是說金陵的事”
實現了這一目的,她就隨時能“直達天聽”,便足以讓孫紹祖這廝忌憚,不敢隨便跟她動手了。
事實上,這些人能被赦免,太子一系在朝中幫其辯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事我已有安排,四哥可還記得,三年前金陵剿倭之事”
東宮的屬官們,早就盼著朱景洪去金陵,如今朱景洪突然說不去,這可把他們急得不行。
“當日那鄭顯林、何顧謹等人,因虧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是咱們兄弟把他們保了下來”
所以夏金桂完全是白激動了,因為寶釵這些話是順便一說,而不會真的要強勢插手孫家事。
他們原本想用襄王制衡睿王,如今朱景洪不去金陵而往遼東,這所謂的制衡也就無從談起。
這個時候想跑去遼東,莫非老十三不愿意跟老六沖突朱景源冒出了這般懷疑。
“我聽你妹妹說,你在府中受了委屈”
消息傳開,朝堂之上安定風平浪靜,東宮這邊卻掀起了軒然大波。
“四哥,老頭子讓我建水師,我又豈能不去遼東看看,辦不成差事我可沒好果子吃”
他本想下午休息一下,誰知又有勛臣前來拜見,逼得朱景洪又只能接見。
除了今日來的夏家姐妹,以往侯璟諸將妻子來拜時,寶釵也會關心詢問開導幾句。
其實夏月桂根本沒提過,只是寶釵對各家的事都會了解,所以對夏金桂的處境知道一些。
天家便是如此,饒是以朱景源這樣的厚道人,也不可避免會有如此疑心。
夏月桂的事說完了,寶釵這才看向了夏金桂。
朱景源應了一聲,他不明白朱景洪的意圖,也不知道眼下和三年前有何關系。
轉眼時間來到了三月初六,這是靜海王朱景浩成婚的日子。
來拜見的勛臣,皆是要去往西北領兵,心里沒底才來到襄王府問問情況。
臨近中午,孫紹祖和薛蟠四人離開了,朱景洪陪著一直女人們用了午膳。
說這話時,朱景源只覺得惡性,因為他知道所謂的忠正之士,實際上是朝廷的蛀蟲。
“不管怎么說,一家人還是要和睦些,對你對他都是好事”
當然,此事對夏金桂來說仍有益處,至少她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求得了時常來拜見王妃的恩典。
雖然朱景洪有自己的理由,朱景源卻直言道“十三弟,莫非忘了答應過為兄之事”
得知朱景洪是去拜見皇后,朱景源便領著元春一道去了。
聽王妃關心起自己,夏金桂深感驚訝之時,亦起身小心回話道“回稟娘娘,我家夫君性格暴虐,卻讓臣婦吃了些苦”
依著時間推算,朱景淵眼下已快到應天,最多再有一兩月就能摸清情況,然后他就要大刀闊斧鏟除異己。
婚禮過程安定平和,朱景洪見證了小弟轉變身份,而他本人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