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燕山事已畢
關于襄王刺殺之事要保密,在李慶祥看來根本就不可能。
一是時間長了消息必定傳回,二是對燕山官員和燕藩的處置,也必將陸續會被京官得知并弄清緣由。
陛下總是下些無法做到的諭旨李慶祥心中不免吐槽。
“襄王殿下有驚無險,公公不必擔心也請轉達王妃切莫憂慮”
襄王妃懷著孩子,這要是被驚到出了什么事故,又將是天大的麻煩
想到這些,李慶祥對那陳氏心生怨恨,直道此人是給自己找麻煩。
好不容易送走了鄧安,李慶祥自己也不淡定了,整理好了下午篩選出的精要情報,就要入宮祈求再度覲見皇帝。
來到乾清門外,李慶祥便要請人通傳,卻得知皇帝去了坤寧宮。
事實上,后面朱咸銘也反應過來,知道這件事情根本瞞不住。
嘆了口氣,朱咸銘說道“誰能想到,他的身體如此羸弱,我已命太醫帶了良藥去金陵,但愿他能好起來”
他當然知道老六能力更強,但他也看重太子嫡長子的身份,所以糾結到現在都難下定論。
“世祖以前受封的外藩,到如今還有三十八家的,這些人在地方橫行不法也就罷了,若還有人生異心也好讓他們瞧瞧下場”
“燕藩雖犯了錯,可把其子孫全貶為庶民,如此處置是否過于嚴厲”
這件事朱咸銘當然知道,提起此事他心里就不舒服。
既然是主動道明情況,朱咸銘當然是往輕了說,皇后有懷疑也屬正常。
“你要讓太子監國”楊清音越發驚訝。
“你倒是說句話”楊清音面帶不滿。
與其被皇后得知興師問罪,還不如自己提前說明情況。
朱景洪當然合適,可惜他現在燕山,接下來還要往遼東去,去金陵至少還有兩三個月。
“你打算何時出發”
“他能有什么事,現在還在往各處營地跑呢,這小子做事是把好手”
目光掃向大殿外,看著遙不可及的天空,朱咸銘答道“讓他試試吧是騾子是馬,總得拉出來溜溜”
更讓朱咸銘憂慮的是,老六利用權柄過度鏟除異己,會讓其與太子的勢力失衡。
“當真是只是幾個蟊賊老十三并無大礙”楊清音面帶狐疑。
雖然這樣會撈更多銀子,但也勢必會激化東南士大夫的矛盾,反而不利于朝廷的穩定統治。
朱咸銘答道“五月下旬出發,八月左右回京”
“避暑”楊清音大為驚訝。
當然,這都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朱咸銘會盡力的去阻止,只是眼下找不到合適的人。
兩個多月時間,足夠太子展示自我。
“給你做事,可難有好下場”楊清音冷笑。
對重樹嫡長子繼承制的權威,確保大明朝有序平穩傳承下去,朱咸銘仍具有極深的執念。
皇家當然有避暑行宮,修建在神都西南的白云山,只是朱咸銘登基后從未去過。
視線落在皇帝身上,楊清音接著說道“可別讓人說,你是為了他們府上的財物,就不顧念親族之情了”
但那些外藩就不同了,天高皇帝遠誰知道這些人什么心思,所以時不時就要找理由敲打,能廢掉一兩個當然更好。
即使如此,也還可以用軍隊去壓,出不了什么太大的問題。
“這話怎么說”
正當黛玉問著,一個中年男子進到內宅,出現在了黛玉問話的房間門外。
你要說皇帝不愛太子,其實深究而言也有愛,只是繼續深究就復雜了。
至于來接她返回金陵的堂兄,一個時辰前去了寧榮街,顯然是想跟賈家攀點兒交情。
理了理衣擺,楊清音道“我聽說才被你放出去的林如海,如今都已是病入膏肓了”
直到目前為止,他還是沒有做出最后決定,到底要立哪一個做繼承人。
帝后二人商議著大事,而宮墻外的林家宅院內,黛玉正向金陵來的家人詢問情況。
倒不是因為對林如海愧疚,而是此人倒下讓老六失去制衡,接下來很可能在金陵玩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