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兩班,說穿了都是統治階級,與王室分享權力共治朝鮮。
“來人將陳泰民拿下,交義禁府審問”
都是一個鍋里吃飯的人,如今王室的行為有砸鍋的可能,這些將領們又怎么可能不心憂。
當然了,這些人此刻沒明著反對,也已經證明李爍手腕確實強,是把槍桿子牢牢握在自己手上。
“殿下要治臣的罪,臣不敢為己辯駁,然臣想問殿下您違逆陛下擅改制度,難道不也是大不敬之罪”
大明的幾個行都司,基本都不是自己出錢供養,而是靠臨近的部族或土司。
更讓李爍憤怒的是,這些人明明是為自己私利考慮,卻一個個口含圣人之訓,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指責他這君上。
領議政陳泰民,大明章武年間的二甲進士,朝鮮文人士大夫之首也是李爍此生最痛恨之人。
所謂的安東軍需稅,其實是給安東行都司的兵餉。
陳泰民被侍衛拿下來了,他想要開口卻被捂住了嘴,掙扎之間烏紗帽被打落,最后是被人給拖出去的。
“違逆君父,誹謗國政你所犯綱常罪,罪無可恕”
除了在場將領們,現場九成以上的文官,此刻都跪在了地上大聲勸諫。
既然已下定了決心,那就要不遺余力走下去,鏟除朝中反對派便為第一要務。
在這些勢力之中,相對來說朝鮮要富一些,所以他們負擔得最重。
“殿下匡正君父過失,乃是微臣者的本分,昔年唐太宗有言”
“你們以為,孤是孤身作戰”
“他是危言聳聽,是藐視君上,是禍亂朝綱難道你們要跟他一起犯蠢”
領議政陳泰民都被抓了,結合剛才李爍的組合拳,朝臣們最終是被鎮住了。
還沒到最壞的情況,現在出頭必會碰得頭破血流,何不走一步看一步
眾人想法類似,于是現場安靜了下來,從表面上來看事情平息了。
但是,李爍的那套說辭只能騙一般人,在場多的是精明睿智之人,他們可不會輕易被忽悠住。
如何如何陽奉陰違,如何給朝廷天兵當帶路黨已經被某些人提上了日程。
朝會散去,詔命得以頒布,首先便在漢城內傳開。
這樣正式詔命頒布,很快在街頭引起了騷動,各處告示牌處都聚滿了人。
漢城東北角一處布告處,圍聚了有上百人來觀看,只是多數普通人都不認字,現場只能由幾名書生來念。
比較搞笑的是,頒布訓民正音的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漢字。
多數人不在乎什么訓明正音,只對對詔書最后提到了的免稅感興趣,得知此稅免除現場爆發了歡呼聲。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安東軍需稅占到了正稅的六成,這樣重的負擔免除當然值得高興。
其實換個角度來說,因為安東軍需稅的存在,朝鮮王室便被拿走了六成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也難怪要反抗大明。
“爹大王免除安東軍需稅,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人群中有一麻衣青年十分高興。
“少繳這些銀錢,弟弟妹妹過節就能多吃幾次肉了,娘也能少給人洗衣服做針線了”
在這青年身旁,一和面帶溝壑的老者點了點頭,然后本能問道“只是這稅免了,差的銀子誰給補上呢”
“補上”青年面帶疑惑。
“是啊這稅是交給大明朝養兵的,咱們不交稅人家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