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半個時辰內,雖然未能見到朱景洪,這幾位也都搞清楚了狀況,并各自謀劃了應對之策。
既然政治手段失效,唯一能用的就剩軍事手段,所以一場大戰已無可避免。
“是臣馬上就出發”
趙成武后到的是燕山都指揮使蔡傳勝,再然后是安東行都司都指揮祁延澤,最后到的是遼東都指揮使孫茂智。
“只要姐夫能高興,就算你贏好了”話才出口,寶琴就察覺到說得不對,于是立馬捂住了櫻桃小口。
張臨已領命而去,朱景洪還在思索,這時一個女聲出現在他耳畔“姐姐夫你手流血了”
“王爺您吩咐”
方才茶杯被捏碎,一些小碎片被朱景洪握住,砸到棋盤上便劃破了手掌。
緊接著,朱景洪又吩咐道“張臨你立刻派人去傳我的令,讓燕山、遼東都指揮使,安東行都司都指揮使,外加遼東水師提督,立刻來見我”
和許多官員一樣,他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瞞”,但下一刻就被他否定了,因為他這種錯他不會犯第二遍。
且說朱景洪離開后,寶琴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她真的很難想象朱景洪有截然不同的一面。
“這樣嚇人的場景,也不知寶釵姐姐如何承受得了,反正我得被嚇死”寶琴心中暗自吐槽。
“殿下朝鮮此行,無異于謀逆,臣以為當上奏朝廷,興兵討伐”
這當然是正確的程序,但這樣做時間會拉得很長,朱景洪根本不可能等那么久。
“上奏朝廷當然要做,但討伐逆臣卻已刻不容緩”朱景洪指正道。
“是”
“如今已到九月,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今年之內,十月之內若不能取得戰果,用以懲戒朝鮮,屆時陛下雷霆大怒,昨日之恩澤頃刻便會化做大難”
他們這些人,搞出這么大烏龍來,皇帝震怒絕對影響仕途。
雖然第一責任人是朱景洪,可他是皇帝的親兒子,再罰又能罰到哪兒去最后還是他們這些人承擔后果。
“諸位要想過得這一關,我們必須要在十月之內取得戰果,這樣才能過朝廷那一關”
聽到朱景洪說,要在十月之內取得戰果,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癡人說夢。
給出一個月的時間,能把軍隊全部調集到前線,就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何況還要投入作戰取得戰果。
“殿下這只怕是萬難之事”燕山都指揮使蔡傳勝說道。
“是萬難之事,但我們必須這么做”朱景洪依舊堅決。
眾人于是沉默,而后便在思索,該如何說服朱景洪,放棄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然而沒等眾人想好,就見朱景洪拿出一份地圖,指著上面一處城池說到“此為安州,為朝鮮北部重鎮,其城池距海岸不到四十里”
朱景洪提到的距海岸四十里,被在場眾人提煉到了關鍵詞,于是他們就此思索起來。
“我知道你們所慮,陸路出擊當然費時,但若走海運登陸作戰,就能節約不少時間”
這話,基本已點明朱景洪的意圖,也讓眾人認真思索其合理性。
“據我所知遼東水師,共有甲等戰船3艘,乙等戰船18艘,丙等戰船25艘,其運力投送千精銳,攜帶兩月所用之糧草輜重毫無問題”
朱景洪這是簡單算的賬,所以這是紙面上的情況,具體執行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眼下,他要找這些將領來議事,充分進行討論然后決定是否執行。
“趙將軍,你怎么說”
看著地圖,趙成武徐徐說道“殿下大舉遠洋航行,我軍還未有過先例,如此風險實在太大”
“不要你遠洋航行,你只需近海航行即可,沿著海岸靠近安州”
“我粗略算了一下,從金州到了安州大概有八百多里”
“我大明的戰船,丙級戰場跑得最慢,每個時辰也能跑接近二十里”
“換言之一天就就是一百二十里,從金州到安州滿打滿算八百里,也就六七天的時間”
“且如今飄的是東北風,更有利于航行只怕所用時間會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