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也沒太著急,而是等著朱景洪的急遞,想看看他怎么說再做謀劃。
顯然在朱咸銘心里,由朱景洪來平定這次變亂,已經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
朝鮮生亂雖讓朱咸銘不爽,但這些不過是跳梁小丑,所以他也沒覺得太擔心,如今西北之戰才是重中之重。
前兩天傳回的奏報,朝廷官軍設計伏擊敵軍,已斬獲羅剎國五千余級,稱得上是少有的“大勝”。
只不過,這一年來雙方互有勝負,誰也奈何不了誰,所以戰線一直處于焦灼狀態。
而現在西北已經入冬,可以預見戰事要停近半年,近期至少不會再有壞消息了。
“去把三位大學士,還有太子叫來”
“是”
朝鮮有變,怎么說也得先跟閣臣商量,當然監國太子也少不了出場。
太子監國這段時間,朱咸銘確實輕松了許多,普通事務太子處置得還算不錯,顯然這幾十年沒白活。
皇帝召見,乃是一等一的要事,不到一刻人就到齊了。
一聽朝鮮有變,所有人都大感驚訝,因為這是朱景洪第一次失手。
他們的下一個反應,便是揣度朝局將有大變動,如今盯著朱景洪錯處的人太多,所有人都會把準機會出手彈劾。
而那些彈劾的人,可不僅僅局限于太子和睿王兩黨,這朝廷內外多的是看不慣朱景洪的人。
哪怕如今在燕遼之地,也有許多人對他非常不滿,只是懼其權勢不敢表露出來。
也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朱景洪才要留下高志文,讓這位幫他去壓地方官員,而他只需用好高志文就行。
幾位閣臣討論了一陣,太子朱景源也發表了看法,其意見基本都比較統一,認為應該對李氏施以懲戒。
所以問題就來了,朝廷要給遼東撥多少錢糧,這些多少是國庫出多少由內帑出。
槍炮一響銀子嘩啦啦往外流,這些賬就必須要提前算好。
只有把軍餉和賞賜給足,滿餉的明軍才能爆發戰斗力,這是近幾十年來的鐵律。
比如四川陜西這些都司,如今就有軍隊被部署在西北前線,錢給足了這些普通衛所的軍隊,一樣能在關鍵位置硬剛敵軍。
議來議去,最終達成增撥兩百萬銀子,外加五十萬石糧食的方案,更具體的計劃就得由戶部謀劃。
收到奏報的第一天,朱咸銘心情不爽的度過了。
關于朝鮮事變的情況,他并未正是對外傳達,但消息已悄悄在朝臣之間傳開,于是大規模的串聯已悄悄開始。
文官從來不是一個整體,除非遇到了共同的敵人,恰恰朱景洪就是這樣的人。
在他們明君賢臣的規劃中,沒有武夫的位置,朱景洪頻繁露臉引的武人崛起,這種狀況本就讓官員們受不了。
文官壓制武官在宋朝是常態,在本朝之前明也有過,如今他們只是想再實現一遍。
當今最大的武夫是皇帝,這些人當然不敢對皇帝出手,那就只能撿軟的捏收拾朱景洪。
當然,對于太子和睿王一黨來說,他們沒有太復雜的想法,只是為給主君清除障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