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更加篤定,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將軍榮稟,我那兄長背棄朝廷,忤逆君父在下深以為恥”
“然因李爍兇威赫赫,在下只能隱忍不發,以待時機報效朝廷,向陛下盡忠掃除奸兇”
“昨日天兵降臨,在下聞之大為振奮,于是聯系故舊好友,征召忠義之士起兵平叛”
“經昨夜苦戰,城中亂兵已然肅清,在下此行特為邀請將軍入城,我等已經備好美酒,要為諸位接風洗塵”
換句話說,防守空虛的安州城,被這位順川君李炯,聯合本地仕紳給拿下了。
李暉沒做成的事,被他這位叔叔辦成了。
趙成武不是三歲小孩兒,他不會輕易相信這些話,于是命人前去打探情況。
小半個時辰之后,斥候果真來報說,城內守軍已被拿下,人都被綁著并趕出了城。
對此,趙成武仍不敢親信,所以打算繼續領兵前行,要親自去看看安州城外的情況。
而順川君李炯,則得以跟在趙成武身側。
“朝廷天兵降臨,安州百姓喜上眉梢,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我那兄長愚蠢,然則百姓無辜,還望將軍寬待”
百姓,真正意義上的百姓,其實是支持李爍改制。
李炯李暉口中的百姓、賢良,都是指朝鮮的士人階層。
此刻李炯讓趙成武“寬待”,其實就是勸他不要動這些人,顯然他已在為自己立人設。
如今李爍犯下大逆之罪,已失去了世人階層的普遍階層,在李炯看來其倒臺已是遲早的事。
李爍作為罪人,他的兒子當然也有罪,便不能繼承朝鮮的王爵。
那么適合接位的人,就得從其兄弟里面選,所以李炯看到了機會,所以他要拉攏士人階層。
當然他更明白,讓大明滿意才最重要,所以他要先討好趙成武,亦或者更高一層的朱景洪。
來到安州城外,反復偵查確認沒問題后,趙成武才率軍進駐城內。
雖然這里駐軍不多,但卻囤積著大批糧食,這是為前線軍隊所準備,眼下只能便宜了明軍。
安州城被稀里糊涂拿下了,只是趙成武非常的謹慎,進城后拒絕了朝鮮方面的宴請,他就怕這些人別有用心。
為確保絕對安全,趙成武下令封鎖了城門,并向朱景洪發了報告。
相隔百里的距離,當天下午朱景洪就得知了奏報,這讓他高興得多喝了兩碗酒。
安州被拿下,前線朝鮮軍隊后路被堵,拿下益州的難度降低了不少。
局勢可謂一片大好,甚至比朱景洪預想還好很多,于是他立刻向朝廷寫了奏報。
雖遠在朝鮮,他仍密切了解著京城局勢,知道朝中輿論對他很不利,他很需要這次大勝來拉回風評。
“待旨意到時,恐怕我已拿下益州,屆時朝鮮就傷筋動骨了”
這絕不是玩笑話,如今義州城內,包括征兆的青壯在內,擠了有將近三萬的守軍。
朝鮮總共才七八萬軍隊,一下折損這么多絕對是重創。
本章完
yetia10076941829109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