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真已考慮清楚?”寶釵再度發問。
這一次的運作,是朱景洪主動出擊,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思索片刻后,朱景洪答道:“我再考慮兩天,等李爍父子被押回京再說!”
這件事必須要慎重,要充分考慮可行性和安全性,盡最大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聊完這件事,寶釵又說起一些瑣事。
說是瑣事,但若放在普通人身上,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
比如哪家子弟謀求外放,哪家的將軍想要拔擢,那些人犯了事想減輕處罰……
這些事情,其實不需要朱景洪出門,寶釵這個王妃從中斡旋關系,就能幫大多數人解決麻煩。
所以寶釵說,這襄王府花銷大那真不是玩笑,畢竟其中要處理的事太多。
且說皇宮之內,在結束一下午忙碌后,朱咸銘找到了坤寧宮去。
皇后的小佛堂,除了她自己也就皇帝可來去自如,此時朱咸銘就出現在了妻子身后。
此時皇后正閉目誦經,朱咸銘在其身后等了幾秒,然后便往前走了幾步,蹲下自己找個蒲團坐下。
順手從皇后身邊拿起一卷經書,朱咸銘自顧著翻閱起來,此時房間內格外的安靜。
朱咸銘很享受這份安寧,他只有在皇后身邊才有此感受,才能真正放下一切戒心和盤算。
也不知過了多久,皇后睜開了眼睛,然后就看見了坐在身旁的丈夫。
“今天倒是閑得很,有時間到我這里來坐一會兒!”
沒理會皇后的這句話,朱咸銘平靜說道:“我還以為今天你會尋我不是,所以是來負荊請罪!”
楊清音忍俊不禁,問道:“你有何罪?”
“打了你最疼愛的兒子,可不就彌天大罪!”
“那小子確實該打,我還覺得你打得少了,若不是看他在朝鮮艱苦,只他以身犯險之舉……我都得賞他二十庭杖!”
放下手中經卷,朱咸銘嘆道:“無論怎么說,此番平定朝鮮,也算解決了隱患,他還是有功的!”
從皇帝的視角來看,無論朱景洪是否去燕遼,朝鮮李爍都已生出反叛之心,不過是早反晚反的事情。
如今把這個膿瘡擠了,從長遠來看是大好事一件,何況還順道重創了日本。
說起日本,朱咸銘想起都覺得心驚,這幫人居然調動了三萬戰兵增援,說他們是早有預謀,甚至其中還有羅剎人和英夷的手腳。
仔細想想,任由這些人充分準備,待其在燕遼反叛事態會極為嚴重,說不定的又是下一個西北亂局。
“有功也有過,他惹出的麻煩可不小,如今伱都還沒收拾好呢!”楊清音嘆道。
事到如今她也反應過來,彈劾朱景洪這件事也有老四老六的動作,所以她知道這件事就不可能絕對料理好。
三個孩子相互攻訐,最讓楊清音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唯一讓她安心的是,老十三從始至終都沒變,至少沒有戕害兄弟的事情,甚至對兩位兄長的攻訐不知情。
而越是這樣,楊清音就越覺得虧欠小兒子,自己這母親不作為讓他受苦了。
在朱咸銘思索之際,只聽楊清音道:“往后,還是把他留在京城,別再放出去惹禍了!”
話雖是這樣說,但楊清音心里想的卻是,只要老十三不出去立功,就不會被兩位兄長忌憚,自然也就能夠安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