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第一句的加分,此刻便兩兩相抵。
哪知接下來,朱景源仍在繼續說。
“只是吧……十三弟行軍打仗是厲害,御下卻還是太寬縱了些,方才惹出如今這些事來!”
這一刻,朱咸銘當真不能忍了。
他選老四做太子,除了看重其嫡長子的身份,其本人溫和性格也是加分點。
可現在,太子接連攻訐兩位嫡親兄弟,等同于否定了自己的加分項。
“太子,說完了?”朱咸銘依舊平靜。
此刻他心里想的是,或許真的該考慮換太子了,江山絕不能交到這樣蠢材手中。
“兒子說……說完了!”
“那你就先回去吧!”
遲疑了兩秒,朱景源勾著腰說道:“是……兒臣告退!”
朱景源才回到東宮,果然朱景洪在府里等著他。。
雖然心情不暢,但他還是得招呼朱景洪,二人又說了半天的廢話。
好不容易將朱景洪打發走,朱景源立馬找上徐新安等人,把今日覲見的情況講了一遍。
他們分析出了很多事情,可惜還是未能完全體察圣意,完全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轉眼來到第二天,會試第三堂宣告結束,本次春闈便算正式結束。
對于試題,學子們議論紛紛,而朝野上下的目光,則都聚集到了明日的會審。
作為主審官的張儒林,本官為正七品甘肅巡倉御史,正常來說在朝廷是籍籍無名。
可因他得了主審差遣,頓時就成了朝中焦點,近兩日有無數人來拜訪,都是來鼓勵他支持他。
得了這些人的聲援,便讓張儒林底氣更足了,甚至有了即使失敗都甘愿“殉道”的精神。
所以,張儒林已迫不及待想要開堂,要代表文官士人主持正義,教訓那些桀驁狂妄的武夫。
正統十四年,二月十六。
都察院二門大堂內,刑部、兵部、大理寺等官員已就座,在他們運作下把自己弄成了旁聽。
主審官張儒林已就座,資歷最前品級最低的他,如今卻是坐在了中間諸位。
在他左右,各還有兩名陪審官,都是甘肅地方的監察御史,此番聯名參與了彈劾之事。
而都察院本部的高官們,自僉都御史之上一個都沒來,包括已經回了京的王培安。
所以這大堂上,格局其實非常奇怪。
而此刻在都察院大門外,已經聚集了大批的將領,除了被彈劾的二十三十號人,還另有三十四個來瞧熱鬧的。
這些將領都在五六品左右,品級不高卻為軍中骨干,都是統兵搏殺在第一線的狠人。
此刻,在場這些人無論是否被彈劾,個個都是群情激奮罵罵咧咧,若非國法攔著他們早上全武行了。
“吹毛求疵,這是專程整治咱們……”
“咱們在戰場上打生打死,卻被這小小人污蔑,這些人真是可惡……”
“咱們雖是武夫,沒他們那些花花腸子,但也不是仍人欺負的孬種……”
“對,今天咱們就會會他,就不信白的能被說成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