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裝作無事,紫鵑也不想去點破,但偏偏又多等了一會兒。
見黛玉眉頭微皺,紫鵑方笑著說道:“今日小廝從城里采買回來,說到處都在傳十三爺的消息……”
“此番十三爺領兵,在海上大敗西班牙人,而且還是全殲敵軍呢!”
看黛玉眉頭舒展開,紫鵑方笑著說道:“如此,姑娘可以安心了!”
“你胡說什么呢!”黛玉抬起頭來,神色不善。
紫鵑捂嘴笑道:“還以為姑娘沒聽我說話,看來是我想錯了……以姑娘對十三爺的心意,又豈會不在乎!”
眼林如海過世已近五個月,黛玉基本從悲傷中走出,所以紫鵑才敢這般說笑。
當然紫鵑說這些,目的是為讓黛玉高興一些,后者成日愁眉苦臉她看了也心疼。
黛玉知道紫鵑的好意,此時沒有出言責難。
“沒事就干活兒去,沒活兒也別來擾我抄經!”黛玉低下頭,又忙起了自己的事。
紫鵑答道:“陪姑娘說話,不就是我的差事,我這不就是在干活兒!”
“貧嘴!”這一刻,黛玉終于忍不住笑了。
瞅準機會,紫鵑連忙問道:“姑娘,十三爺回來,若要帶你回京去,你去不去?”
知道朱景洪肯定會這么做,所以紫鵑才提前詢問,怕的就是黛玉想不開。
“他是他,我是我!”黛玉答了這么一句。
“姑娘不去?”紫鵑大膽問道。
黛玉剛想回絕,可又覺得不太妥當,而后佯怒訓斥道:“再敢多嘴,罰你去做個灑掃丫頭!”
話是這么說,此刻黛玉心里也在糾結,如果朱景洪真的要帶她走,自己到底去去還是不去。
拒絕的話她于心不忍,同意的話又覺得自己不孝,畢竟老父親過世還沒多久,她直接走了說不過去。
當黛玉糾結時,海戰大捷的消息,隨著時間流逝還在傳遞。
捷報這種好消息,根本不需要保密,所以驛卒基本上吆喝著傳遞信息,其路經集鎮都得知了捷報。
和大多數人一樣,聽到海戰告捷沿途百姓,對這一情況基本不感到意外,畢竟襄王領兵又怎么可能失敗!
消息極速往京里傳去,這種消息自然是越早送到越好,最好是能在臘月結束之前,這樣便可將其當做新年的獻禮。
為此,沿途驛站的士兵們,那真是拼了命的在趕路。
正統十四年臘月三十,上午驛卒趕到了通政司,將朱景洪的奏報遞進了宮去。
太上皇病逝已有兩個月,皇宮之內已除去靈堂旗幡,太上皇梓宮已遷往皇宮以北觀德殿安置,但皇陵那邊準備好后方可下葬。
眼下,皇帝朱咸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東南和西北的大戰上,為這些事他也忙得不可開交。
西北還是互有勝負,雙方都奈何對方不得,這讓朱咸銘很是頭疼。
批閱奏報時候,朱咸銘忍不住多寫了幾句申飭的話,以此給前線將領們施加壓力。
寫完之后,朱咸銘抬頭看向書案左側,那里擺放了兩個沙盤,分別顯示了西北和東南的局勢。
“老十三那邊,已許久沒傳消息了!”朱咸銘感慨道。
“這么久沒回消息,不會出事了吧!”
后面的這個念頭,讓朱咸銘是格外心驚,朱景洪若真是有個好歹,他都不知該如何面對皇后。
正當他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一名小宦官進到了大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