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自恒運氣好,遇到了東南開戰,遇到了賈雨村要征糧。
在這個大背景下,李自恒用大明律打擊豪強,簡直是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這也導致,在整個金陵御史系統里,他的表現作為亮眼顯著,于是深得賈雨村的賞識。
在這個緣故下,李自恒得到了推薦名額,然后就把請帖送給了馮淵。
“馮兄,你的學問不在我之下,這次慶功宴你本就有資格去!”
“何況你是有操守,有遠大抱負之人,于國于民都大有裨益,正清官場本就需要你這樣的人……”
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李自恒,馮淵只覺得無比慚愧,他自認為沒有對方說的那么好。
必比如他若是做了官,雖然一定會守著底線做事,但嘴巴上絕對會圓滑許多,絕不會把這些大義凜然的話掛嘴上。
他早就明白一個道理,要整治奸惡就得比對方更奸才行。
聽李自恒說了許多,馮淵也不再說感激的話,因為那確實顯得膚淺了許多。
“自恒兄,你如今在官場上,還是要謹言慎行才是!”
“我知道自伱到任,一氣呵成辦了許多大案,引得百姓稱道世人贊頌!”
“可你想過沒有,你自己也得罪了許多人,這在官場上乃是大忌!”
旁人這樣說,李自恒只會當其是個小人,然后不與理會拂袖而去。
但他知道,馮淵不是這樣的人,所以他愿意分辯幾句。
“馮兄,我堂堂正正還怕他們?”
馮淵隨即說道:“是……你不怕他們,可他們怕你嗎?”
“他們……”
沒等李自恒說完,馮淵接著說道:“他們中的許多人,家里大多有人做官,關系盤根錯節互相幫襯,從下往上能通到省里乃至朝廷去,他們當然不會怕你這七品御史?”
“你們動他們,是因為有人需要你動他們!”
這些問題,李自恒從沒有想過,馮淵的這番話讓他陷入了深思。
他開始重新審視這幾個月來經歷的事,然后就發現了馮淵說的話有其道理。
自己做了官卻沒悟透這些,馮淵沒做官卻心如明鏡,這讓李自恒對馮淵更為佩服。
“馮兄,受教了!”
可緊接著,李自恒又抱拳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民請命匡扶社稷,我輩士子義不容辭!”
“圣人有云,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不敢媲美圣人,卻也心向往之,此心不改無論禍福!”
這些話,李自恒說得義正言辭,他是真的打心底里這么想,而且從始至終都是這么做的。
換句話說,從他已有的言行來論,他已經可以比肩圣人。
“自恒兄高潔,我不及也!”馮淵坦然承認。
這些話題都太沉重,所以接下來淺聊幾句后,馮淵便岔開了話題,聊起了金陵風土人情。
擺上酒菜,閑聊敘話,信可樂也。
這邊事了,送走了李自恒后,馮淵返回了家宅。
哪知他才進了屋子,就有小廝跑過來稟告,說是賈寶玉出去散步不見了,只在房間里留了一封信。
“信拿來我看!”馮淵急切問道。
賈寶玉被杖責之后,受了比較嚴重的傷,回到應天后在賈家老宅靜養。
養了半個月好了許多,只是他一直都悶悶不樂,他的小廝們為了給他解悶,便領著他出城來了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