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請功的奏疏,朱景洪已經發往了京城,皇帝批不批、批多少……就得看天意了。
這場宴會,氣氛相對比較輕松。
在完成既定的規矩后,朱景洪也沒只顧著喝酒,而是召集了到場的“反對派”說話,主要就是一些文官和鄉賢。
朱景洪知道,這些人不說恨自己入股,那也絕對是極其看不順眼,絕不可能支持他上位。
但朱景洪還是想拉攏這些人,確切的說是跟這些人展示自己,表明自己愿意接納這些人的態度。
至于這些人是否改變心意,朱景洪對此沒抱太大希望。
而這場慶功宴,也不只是他在忙碌,其他人也接著這次機會,跟同鄉同年同學等拉關系敘舊情,現場全程都非常熱鬧。
一個半時辰后,這場宴會便正式結束,朱景洪當先離場。
今晚他不住行宮,還是要去自己“租”的宅子里,為的也是一個避嫌。
而黛玉和寶琴,則已先一步回去了,跟楊靜婷一起在等他回家。
如今已是四月,大概五月楊靜婷就會生產,所以朱景洪打算再等兩個月,待楊靜婷坐完月子后啟程回京。
而這段時間,他也正好可以處理好東南事務,尤其是水師建設和派駐兵力,以及跟英法葡西四國談判的事。
轉眼間又是幾天過去,朱景洪每天都忙得很,好在有黛玉和寶琴陪著解悶,倒也讓他日子過得舒服自在。
在四月十八這天,英法使者再度到了應天,然后又一輪激烈談判開始。
最終在朱景洪強硬表態下,英法葡放棄了幫西班牙人出頭,暫且同意了當前的勢力格局。
但朱景洪也意識到了,英法心里是不服氣的,他們隨時都有可能挑事。
所以,印度那邊必須重點關注,得讓南鎮撫司多派些密探,有情況可以立即上報。
這件事過去后,朱景洪依舊很忙碌,只是有個不太好的消息傳來……老六要回金陵了。
隨著西班牙人被擊敗,海貿已經陸續在恢復,老六還兼著市舶司的差事,回來主持相關事務也很合理。
對于這件事,朱景洪心里很排斥,因為這廝雖然成事不足,壞他的事卻是綽綽有余。
為此朱景洪很煩,可他還沒煩到兩天,一道旨意就從京里傳來。
借旨之后,安頓好傳旨的宦官,朱景洪坐在書房里,看著書案上擺著的圣旨。
“傳我回京去……”
哪知他才嘀咕了一句,屁股都還沒坐熱就有人稟告,說又有欽差來傳旨了。
大概半個小時后,朱景洪從新坐到了書房內,在他面前擺放著第二道圣旨,其內容也是讓他回京去的。
且據傳旨的太監說,頭一道旨是早上發出,第二道是下午發出。
“老頭子什么意思?莫非是怕我造反?”
朱景洪這么說,還真不是空口白牙。
從他離京到現在已有一年,東南數省兵馬皆由其調動,且他在此期間進行了大量人事調整,皇帝心生忌憚也很正常。
莫非是因為,十天前送出的請功奏表……朱景洪猜測道。
“王爺,又來欽差了,請您速速接旨!”
“又來?”朱景洪大感意外。
在意外的同時,他的心情也變得凝重,因為這說明皇帝對他的忌憚,是前所未有的嚴重。
“物極必反,物極必反啊!”朱景洪攥緊了拳頭,他發現自己又得意忘形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