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女真的虎狼之兵,在各類船只傾力轉運下,已有五千人被送進城里,作為防守的主要力量。
為增強這些人的戰斗力,朝廷不單給他們配了火銃,還額外增調了一些大炮給他們。
大明給出的補貼,外加在本地的劫掠,讓這些女真狼兵吃得很飽,斗志不是一般的旺盛。
所以只憑這五千人,在絕對武器裝備占據優勢的情況下,在明軍有力策應之下,輕易打退了周邊大名的反撲。
日本雖是由岡本家統治,可他畢竟是以幕府治理,想要迅速調集全國兵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完成國戰準備之前,岡本家派遣了使者,向大明一方提出要談判。
對此趙成武早有準備,在談判時當做其他大名的使者,表明朝廷只懲戒島根大名,不會再對其他勢力發動進攻。
雖然承諾這東西不靠譜,但有總比沒有要好,趙成武的表態讓多數人都安心了些。
可當問及大明何時退兵時,趙成武直言島根之地位置極佳,可讓大明屯兵于此安定日本。
毫無疑問談崩了,岡本家開始征召軍隊,很快湊齊了五萬的戰兵。
可別小看這五萬人,這已是日本當下的動員極限,更確切的說是岡本家的極限。
一旦岡本家敗了,那必然是元氣大傷,動搖其統治基礎也不是沒可能。
九月二十五,大戰在島根縣城爆發,大明一方加上登錄水師,參與作戰者僅只有一萬。
雖是對上日本五萬人,可在武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明軍利用各大名之間默契不佳,很容易形成總體劣勢局部優勢的局面。
而利用這些局部優勢,在接連攻擊獲勝之后,形勢發生了極大反轉。
十月十日,明軍與日本展開決戰。
此時明軍一番,兵力已達到一萬五千人,而日本各部加起來不過三萬五。
日本少掉的一萬五千人,有的是大名帶著撤了,有的是連番作戰被明軍殺了,還有的便是悄悄逃走的人。
決戰經歷了兩天,日本人丟下了五千具尸體,然后岡本家族選擇了退讓。
再打下去,幕府就得傷筋動骨了,對岡本家來說很不劃算。
反正被占的地方,也不是岡本家的直屬地盤,被人占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唯一讓岡本家心疼的是,島根縣的銀礦落入他人之手,以往銀礦收益他們會拿一半,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損失。
島根銀礦當下的產量,每年大概三百萬兩,而只要擴大開采規模,產量便能進一步的提升。
十月十八日,明軍與日本簽訂停戰合約,自此大明在島根駐軍正式開始。
此番作戰全過程,動用了遼東水師、遼東都司、女真各部狼兵,以及朝鮮一些征召兵,后期指揮乃是皇帝親派的五軍都督府都督。
消息傳回京城時,時間已來到了十一月初,彼時京城氣溫已經極低。
即便如此,此刻襄王府大門外,依舊站滿了許多宦官侍女,張燈結彩似有喜事發生。
王府同心殿內,寶釵領著一幫女子,低聲閑聊著在等待。
而在另一頭的長街上,一隊馬車正在徐徐行進,期間襄王府的旗幟惹人注目。
人們只道是王府那位貴人通行,當然猜不到會是誰在里面。
其中最氣派的一輛馬車內,楊靜婷裹著青灰色的斗篷,目光直直看著前方的簾子,仿佛能透過簾子看見前方事物。
她的嘴角,微微帶著笑容,整個人顯得很平和,但又非常具有自信。
“京城……王府……王妃……我回來了!”楊靜婷低聲呢喃。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