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朱景洪現在的這個位置,乃是御駕親征的配置,該皇帝親自來才更合適。
靠在椅子上,朱景洪神色輕松,徐徐問道:“諸位,我有一個疑問,想請諸位解惑!”
在場將領面面相覷,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接著柳芳問道:“臣等愚鈍,豈能為殿下解惑,但請殿下賜教!”
顯然老家伙比較謹慎,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
這個時候,朱景洪也不會較真,于是接著說道:“諸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你們說說……什么是最高明的指揮?”
這個問題很不好答,甚至有些在場將領,連他問話的意思都不明白。
朱景洪沒指望眾人作答,便自顧說道:“我以為……最高明的指揮,不是調動己方兵馬,而是能調動敵軍!”
現場沒有蠢人,他們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了朱景洪的意圖。
但到了這個時候,誰若是站出來侃侃而談,那就是真傻了。
真正的聰明人是石光珠,只聽他面帶疑惑問道:“敢問十三爺……如何能調動敵軍?”
朱景洪不得不承認,石光珠是個合格的捧哏。
“攻敵之所必救,則是調動敵軍的手段,諸位以為然否?”
眾人都跟小學生一樣,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讓朱景洪都覺得太夸張了些。
眾人奉承的目的他明白,所以此時他不會戳穿。
“敵軍主力撤走,留下一部防守城池,由以偏師不斷襲擾,其意為何?”
“不過是為尋咱們破綻,然后伺機偷襲以小搏大,亦或以烏魯木齊為誘餌,將我主力牽制于此,打算長時間消耗下去!”
“無論哪一種,都會讓我們很被動,這樣耗下去肯定不行!”
說完這番話,朱景洪停了下來,然后看向了周圍眾人,示意他們發表意見。
“十三爺所言極是,前個把月他們的花招,就已說明了他們目的!”石光珠正色道。
“為今之計,臣以為……當以重兵攻克烏城,然后再揮師向西攻滅敵軍!”
石光珠的說法很大眾化,但卻不是朱景洪想說的,于是他又讓其他人講。
眾人紛紛發言,有說繞過烏城直接向西,也有說圍死烏城再以偏師襲擾敵主力。
為此,眾人還就具體戰術爭論起來,現場氣氛格外的熱烈。
幾分鐘后,朱景洪示意眾人安靜,然后說道:“諸位,你們想想看……我們怕耗的時間長,他們難道就拖得起?”
“從關內運糧到烏城,有近兩千里!”
“敵軍二十余萬,僅靠準噶爾剩下的地盤,萬無可能支撐這起來海量糧草!”
“他們的糧草,至少有一半是從羅剎運來,其押送距離只怕是三千里以上!”
押送距離越長,路途中耗費的糧食越多,對后勤的壓力也就很大。
所以客觀來說,雙方各二十萬大軍抵在前面,壓力更大的反而是羅剎國人,他們才是真的勞師遠征。
環視眾人,朱景洪接著說道:“剛才我說,攻敵之所必救,他們的必救之處,便是其押送的糧草!”
柳芳問道:“所以十三爺的意思是,咱們要去偷襲敵方糧道?”
這個策略可謂是爛大街,老實說確實算不得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