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石光珠和柳芳這兩位都督,因為年紀大爬冰臥雪太艱苦,朱景洪便讓這兩位老將留守后方,一個坐鎮烏魯木齊一個在精河。
至于其他的副總兵、都指揮同知僉事,以及更低的指揮使、同知僉事,外加蒙古女真藏人的將領們,此刻全都騎馬等在凱旋門外,等待著大軍方陣過來親自檢閱。
這些將領們,一個個都帶著燦爛笑容,跟左右的同僚們閑聊著,氣氛比凱旋門上輕松了許多。
大概幾分鐘后,先頭部隊已出現在遠處,正是石崇手下的金吾左衛,本次平叛他們都當得起首功。
“石總兵,你生了個好兒子啊!”城樓上,朱景洪回頭看向石謙。
眾人看向石謙的目光,此刻也都露出羨慕之色。
石謙此刻極為謙虛,只見他微微彎腰答道:“若非殿下抬愛,那有他建功立業的機會!”
對此朱景洪也沒多說什么,而是扶著欄桿看向城下。
金吾左衛方陣,一共二百人由兩名副千戶領隊,踏著整齊的步伐肅然走來。
他們的幾腳步鏗鏘有力,他們的武器裝備超越時代,他們的士氣軍心猶如出鞘寶劍……
這是一支強兵,這是無法戰勝的一支軍隊……在場觀看的百姓們,都不約而同冒出這樣的想法。
他們中的許多人見過軍隊,也見過羅剎國人的精銳,后者當時便震撼住了他們。
可眼下,明軍的氣勢和武器裝備,都比羅剎國人強出一些,這些人轉變想法便正常了。
羅剎國人敗得不冤,連八大王國的聯軍都敗了,誰還能打得贏明軍,誰還敢不敬萬里之外的大明皇帝。
方陣繼續往前,當距離城門還有五十米時,隨著領隊副千戶下達口令,方陣從起步變為了正步行進。
城外寂靜的原野上,此時只有明軍的軍靴聲和機械的走動聲,以及接下來整齊而高亢的吶喊聲。
“皇帝陛下,萬歲萬歲!”
閱兵時喊皇帝萬歲,這時當前制定硬性規則,與此同時道路邊的將領們,也都揮手向行進方陣示意。
當然,對這支軍功最大的軍隊,朱景洪也主動揮手致意。
金吾左衛之后是虎賁右衛,再之后是武驤左衛、武定右衛……
一支又一支軍隊踏著正步入城,給沿途十幾萬的百姓帶去了震撼,今天這一幕許多人都會終生難忘。
前面步兵十幾個方陣通過后,接著便是騎兵方陣依次通過,所有騎兵都高昂著頭,臉上帶著自信且強大的笑意。
“萬勝……萬勝!”騎兵抽出馬刀吶喊。
一場閱兵進城儀式,持續了有近二十多分鐘,整個過程明軍士氣高昂,唯有準噶爾上下沉默一片。
這些朱景洪看在眼里,讓他心情越發的舒暢,這說明震懾的效果有了。
轉過身去,朱景洪看向身后眾人,笑著說道:“諸位,走吧……咱們先去城中心轉轉,據說哪兒還是準噶爾祭天地之處!”
“殿下請!”眾人讓開了一條路。
于是朱景洪走當下走下城樓,此刻
馬車有鐵片包裹,具有極好防彈效果,在這種地方朱景洪可不敢浪。
而在城內,他所通過的道路兩側,早已士兵戒嚴清場,一路上是暢通無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