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跟鄧安傳個話,王家若是觸犯律法,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不要從重也別看我的顏面從輕!”
“是!”
鄧安在東廠任掌班太監,和他同級的還有七個,在他之上還有三名領班太監,然后還有提督太監程英。
可因鄧安是襄王府出身,所以他在東廠地位超然,即便領班太監對他也挺客氣。
值得一提的是,鄧安的老對頭張平安,比他更早些調出王府,去了御馬監任掌司太監,僅在掌印太監劉忠之下。
御馬監負責提調侍衛上直軍,張平安被司禮監安插到這個位置,當然也是受了皇帝的意。
除此之外,這五個多月的人事調整很多,其中陳云泰已升任北城千戶,李文釗提任南司指揮僉事,陸育新、張臨皆升龍禁衛千戶,徐廣福這莽漢也已升東華門千戶。
以上一系列的官職調整,都已向外界傳達了風向,皇帝在為朱景洪鋪路。
“也不知寶姐姐何時回來!”黛玉看向了皇城方向。
才想到這件事,忽然紫鵑在一旁提醒道:“娘娘,要不要叫太醫來瞧瞧,您的月事……”
紫鵑冷不丁冒這么一句,可絕不是突發奇想,而是一直記掛著這件事。
沒錯,黛玉上個月就沒來,這個月到現在還沒來,就讓紫鵑心中有了猜測。
其實黛玉也能猜到怎么回事,聽到紫鵑這樣說已是羞紅了臉,隨后道:“誰讓你說這些了,你趕緊去同心殿瞧瞧,若王妃回來就來報我!”
“是!”紫鵑不情不愿答道。
寶釵今日進宮去了,主要是陪嘉貴妃說話,如此也算是表達孝道。
其實她的到來,也給嘉貴妃帶去了壓力,后者雖為長輩卻也擔心說錯了話。
進到宮里,寶釵跟著眾妃嬪說著話,在她左右是青陽王妃徐氏和靜海王妃趙氏。
徐氏和趙氏這兩位,近半年可是神氣得很,只因她倆跟寶釵關系極其親密。
所謂水漲船高,以至于她倆在一眾宮妃面前,都覺得自己神氣得很,所以非常喜歡當下這場合。
眾人已聊了半個時辰,主要焦點卻在寶釵肚中,只因她又懷上了孩子,如今差不多有六七個月。
“寶釵,有件事我不知如何處置,要不你替我參詳參詳?”
在繞了一大圈子后,嘉貴妃總算找準時機,引出了自己想說的話題。
“娘娘您可抬舉臣妾了,我們這些小輩懂什么,您有疑難只管說就是,我若知曉一些就說,不知道您也別怪我!”
嘉貴妃也不廢話,便笑著說道:“是這么回事,東宮那邊傳了話,說太子殿下身子不大好,想多撥些老參之類的藥材!”
“可本月以來已連撥過兩次,本就超出了東宮之定額許多,如今又要多撥……著實不太合規矩,情理上也說不過去!”
“你說說……此事如何處置為好?”
嘉貴妃哪里是在詢問,說是討寶釵的示下也不為過,她也怕自己關愛東宮過甚,導致寶釵與她生了嫌隙。
畢竟皇帝百年之后,嘉貴妃升太妃的事情,還全仰仗寶釵點頭呢!
所謂“人參”,只是一個由頭,重點在于嘉貴妃的態度,這一點寶釵體會到了。
此刻她并不覺得驕傲,而是很鄭重回話道:“娘娘糊涂啊,那藥材拿來是做什么用的,不就是治病救人么?東宮有需直接調撥便是,即便傾盡的內庫寶藥,也要護太子安危才是!”
“倒是了……倒是如此,我可真是糊涂了!”嘉貴妃不斷搖頭,一副懊悔自己疏忽的表情。
在場眾人都極為聰明,一個個要么夸寶釵睿智,要么就安撫嘉貴妃是太忙了,考慮事情才沒有那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