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儲君,他的喪禮比皇后也不差,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當然,大明傳承三百年,太子早薨這種事發生過一次,如何處置便有先例參考,但這件事還得靠禮部出力。
事實上,禮部的官員也已到位,并已經投入了工作之中。
如禮部、翰林院這些衙門,里面的官員都格外清貴,相對而言是最傳統的士大夫,即便近年來太子形勢極為不利,其中多數人都還是支持太子。
如今太子過世,這些人是真的傷心,覺得心中的寄托沒有了。
所以禮部官衙之中,官員們個個都如喪考妣,氣氛是格外的沉重。
“襄王殿下駕到!”
隨著外面的吆喝聲傳來,禮部官員們都是一愣,多數人心情更是陰沉,認為朱景洪是來顯示存在感,這便激起一些官員的逆反心,選擇繼續做事而不是出迎。
當然,也有一部分官員比較圓滑,心中雖對朱景洪看不上,卻跟隨堂官們一同迎了出去。
禮部正堂之內,看著眼前來迎接自己的人,朱景洪悲痛道:“太子薨逝,圣上悲慟,情難自已……命我主理太子喪儀!”
一句話點明了情況,到場官員們心中更不滿了,因為這種事本該閣臣總理。
可這是圣意,他們也只能聽命。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氣節還不夠,否則就該當場據理力爭,反駁朱景洪不該主理此事。
可這天下,還有敢當面反對朱景洪的人嗎?
隨著朱景洪的到來,禮部越發忙碌起來,而他本人則留在了部院,今晚他要拍板決定很多事。
再說另一頭,東宮已是一片縞素,眷屬和宦官侍女們哭成一片。
太子是在半夜沒的呼吸,沒人知道他具體過世時間,而現在他已換好了衣袍,在東宮眾人眼中被封進了棺槨。
看著釘子一顆顆被敲進去,元春哭得是淚如雨下,這一刻她的天已經塌了,她就仿佛是水中浮萍一般,不知接下來會是何命運。
所以她既是為太子哭,也是在為自己哭泣。
在她身后,太子諸妃及子女們,一個個也是嚎啕大哭,整個承運殿內被悲傷籠罩著。
隨后,陸續有宗室眷屬到來,作為親屬和臣子他們本就該來,只有官員們才可第二天早上來。
首先到的是云陽王朱景澤夫婦,如今老四朱景源過世了,他便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朱景澤之后,便是老七興山王朱景治,再然后是老九寧遠王朱景深。
再之后來的人就更多了,除了郡王還有諸公主、郡主、鎮國將軍、縣主國將軍……
很快,東宮之內就來滿了人,雖然所有人都面露悲戚,亦或是落出淚水來,但其中最傷心的還是朱云笙。
她知道太子有過錯,但仍是她一母同胞的長兄,是從小關心、愛護、教導她的大哥。
可現在,她的親大哥走了,最讓她難過的是,眼下一個兄弟都沒來!
從朱云笙的視角來看,其他庶兄弟都不做數,只有老六和朱景洪才是兄弟。
朱景淵被禁足也就罷了,可朱景洪到現在還沒來,便讓她心中很是失望,尤其在其他人來了的情況下。
和旁人不同的是,此刻朱云笙很安靜,就靜靜坐在太子棺槨前。
她本來很怕棺材之類的東西,可眼下她就坐在棺槨前,就像去年她守著母親一樣。
在先期哭過之后,元春承擔起了當家人的責任,便在往來招呼到場親屬,便安排一應喪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