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那個叫羅伯特的人所說,誰手里的棋子多,誰的槍桿子更硬,誰說的話就有理!”
“可見對待這些人,不把他們打服氣了,咱們不可能有安生日子過!”
說這番話是要統一認識,為接下來準備迎敵準備,要讓所有人拋棄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諸位,不是朕好戰,他們已經把刀架咱們脖子上了,不反抗只能蒙受屈辱!”
這話無人反對,即便有人覺得是言過其實,這個時候也不會誰出來。
“何況俗話說無利不起早,他們遠跨數萬里而來,自然是為求取莫大好處。”
“金銀土地,亦或是其他什么寶藏,那都是咱們的東西,豈能被他們白白拿走”
“所以,無論是為護朝廷安慰,還是保全子孫后代的財富,我們都要把這些西夷打疼打怕!”
“朕之所言,諸位以為如何”
全程都是朱景洪再說,得到此問一眾將領紛紛出言,又夸皇帝圣明有言愿領兵前往,反正這些人都表現得很積極。
為啥積極因為武勛集團,是真的在戰爭之中,得到了無盡好處。
文官們反應平平,朱景洪并不奇怪,畢竟他們確實沒撈到多少好處。
但在他計劃著,接下來會調整政策,以調動士大夫的積極性,讓他們去主動去探尋海外攫取利益。
在朱景洪看來,歐洲那些所謂貴族能做的事,大明的士大夫一樣可以做成。
一場廷議之后,由禮部正式給英法發起回應,要求他們不許干涉大城、緬甸等國,否則必以戰爭為最終的結果。
約克二人出使任務完成,沒得到想要的結果他們,急匆匆率隊離開了京城。
可以預見,接下來海上和的安南等地,又將會掀起波浪來。
為應對此事,朱景洪再次向萬澤輝和廣東、浙江水師、廣東水師下旨,讓他們一定要密切注意各自方向之敵。
眼下已是六月下旬,等到約克等人返回又得近兩月,等他們反饋情況并得到回復,只怕又得兩三個月去了。
換言之,真正局勢會有變化之時,至少也得四五個月之后了,所以明軍這邊可以充分準備。
事實上,明軍一直在按部就班準備,朱景洪陸續下發的旨意,傳到前線其實都是微操。
七月十二,安南都指揮使司,萬澤輝看著眼前的奏報,心里非常的不痛快。
“所以,那個姓李的御史,還在大城國內”
“正是!”下方一名將領答道。
“蠢貨,好端端一個人,為何你們就看不住”
回話的將領連忙跪下,小心翼翼稟告道:“大將軍,非是末將等看不住,此人是奉旨行事,我們那里敢攔他!”
萬澤輝越發不滿:“他是奉旨來查流民,行軍作戰之事不歸他管,如今他已干涉了軍事,你直接把他拿了不就行了!”
萬澤輝位高權重,他當然可以這樣說,但
即使拋開這些,世上還有種東西叫“廉能生威”,僅是李自恒的一生正氣,就足夠讓宵小不敢妄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