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盡皆咋舌,但樸俊大的話還沒完,只聽他接著說道:“只憑這還不夠,我們得說他貪了十萬二十萬!”
“誣陷他”有人問道。
“沒錯,否則只是貪幾萬兩銀子,皇帝不一定會殺了他!”
摸著胡須,樸俊大面露思索,接著說道:“而且只貪銀子也還不夠,畢竟當今這位皇帝,也未必會太在意這些小節!”
“還有什么事”
樸俊大接著說道:“得說他撈這么多銀子要謀反,想要在日本裂土封王,畢竟他如今在日本有妻妾,而且還給他生了兒子!”
一個妄圖謀反的巨貪,再加上其他各種罪行,在他看來差不多可以弄死孫紹祖。
“可是,這都是咱們自說自話,如何讓皇帝知道還相信這些”
樸俊大笑了笑,答道:“你放心,有人會幫咱們去做!”
這里面既有巧合,也有樸俊大提前布局的功勞,反正就是日本銀礦那邊一處礦主,被孫紹祖已逼得家破人亡了。
那人被追殺在日本無人敢留,于是跨海來到了朝鮮躲避,輾轉幾個月落到了樸俊大手里。
本來這就是個普通故事,現在樸俊大便有了利用的地方。
“大哥,我不明白,為何我們必須要歸屬朝廷,一直和他們周旋下去不也可以”
現場支持這個想法的人不少,樸俊大知道這個問題必須解答,否則日后兄弟之間會生嫌隙。
“第一,繼續打下去還要死人,還要死很多的人!”
戰爭是殘酷的,雖然這幾年讓他們頂住了,但確實付出了極慘重的代價。
“第二,朝廷不只有安東行都司的兵,還有京營的精銳,還有侍衛上直軍!”
作為曾經參與過真正大戰的人,樸俊大親眼見證過這些大明精銳,那天下摧枯拉朽的力量。
這幾年他們跟官軍打得有來有回,也只是跟明庭三流軍隊交手,甚至于安東行都司都未盡全力,只因全力打他們效費比太低。
但若反叛之事真正觸怒皇帝,讓其下定決心要摁死他們這些人,甚至都不需要出動京營精銳,只需跟幾年前一樣取消邊界限制,放女真諸部南下即可。
僥幸得了幾次勝利,樸俊大沒有飄飄然,而是對時局有清醒判斷。
…………
乾盛元年就這樣過去,在乾盛二年的二月,迎春終于誕下一子,這是朱景洪第七個兒子,被其起名為朱慕橙。
而新選的秀女們,則已經分到了各宮居住,如今僅嬪以上有獨立寢宮。
這幾個月時間里,東南數國都不太安定,甚至安南行都司駐扎的大城國,如今還生出了叛亂來。
作為東西角力的主戰場,這些地方確實很難太平,受苦的則是當地百姓。
當然,在越來越不安定的局面下,當地那些權貴也很難受,已經有一些開始遷移,方向主要是往北進入大明。
樸俊大猜測得沒錯,當下朱景洪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東南,確實對東北的事情不太上心。
但在二月十八這天,遼東巡按都御史的一份奏本,便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了北方。
遼東的奏報內容不復雜,就是一共有二十幾名日本人,漂洋過海到了巡按御史衙門上告,揭發孫紹祖貪墨、逾制、拉攏日本豪強、意圖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