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也牽涉其中,拿了人家封口錢”
“回……回稟陛下,朝鮮千戶所無人牽涉其中,只是……”朱景洪沒有說話,這意味著讓他繼續說,李文釗自然體會得到。
“只是那倭人蠻野,事!”
李文釗此刻提到的原因,便是朱景洪糾結的第二個點,即朝廷官員未將倭人平等看待。
“且在正統年間,朝鮮千戶所就有上奏,當時先帝并未在意,所以后面也就沒再報了!”
和上次不同,這次李文釗認真做了解釋,而且他這番話比較有道理,朱景洪倒也不好再挑錯了。
殿內沉默了一陣,而后朱景洪便讓李文釗退下,接下來他要思考如何解決。
這事急不得,所以他打算召集廷議,聽取意見后再給事情定性。
很快又是兩天時間過去,朱景洪的廷議還沒開始,女真各部請罪的奏本先到了。
說是請罪,但其實各部在文書里,主要內容是給自己開罪,重點是把“搶人”的進行了辯論。
這人都說是合法買賣,跟當地權貴們錢貨兩訖,自己只不過是賺點兒差價,絕對沒有強買強賣的事情。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之后廷議舉行,參與議事除內閣六部,還有五軍都督府幾人。
對這件事的定性,現場主要有兩種意見,總結起來是文官認為有傷天和,而武將則認為買賣你情我愿。
掰扯了好一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往后不能再這么干,畢竟朝廷也得要些體統。
這件事已經傳開,各國都在看大明的回應,如果完全不管不顧的話,便會讓各國感到寒心。
事情議定,以前的事就不再追究,但往后不能再這么干。
此后朱景洪還專門下旨,嚴令軍中諸將尤其駐外將領,要以維護地方安定為要,切不可有損害外藩之舉。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了乾盛四年臘月,再過些日子就將進入新的一年。
臘月初六,執掌內閣十三年首輔趙玉山,正式卸去文華殿大學士之職,內閣之中便空出了一個位置。
這個位置,理論上來說有三個人可以接掌,分別是戶部尚書何顧謹,禮部尚書賈雨村,以及兵部尚書高志文。
相比較而言,高志文資歷稍微淺些,所以朱景洪主要考慮前兩位。
當然,如今他對朝局掌控力強,隨便安排誰都可以,恰因如此他才決定召集廷議推選。
廷推時間定在了臘月初十,也就是當日常朝結束之后。
臘月初八,距廷議開始還有兩天。
今日臘八節,朱景洪到了坤寧宮,召集了一眾妃嬪一同慶賀節日,年末了節慶多是難得的放松時機。
和尋常百姓一樣,皇家也得要喝臘八粥,只不過熬煮更精細,材料更珍稀而已。
加上選秀的那一批人,朱景洪的后宮有二十多人,所以正殿內坐得滿滿當當。
除了妃嬪們,偏殿內則是他的兒女們,年長的已經懂規矩安坐,即便年幼的在這正式場合也很本分。
“前些日子,金陵那邊送了些海產來,說是精心挑選所得……陛下一會兒可得用些!”
這自然是寶釵在說,她所提到的金陵那邊,其實指代的就是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