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說,你也最好別多問,該你知道的時候你會知道!”
賈何二人是重臣,更是平衡朝局的關鍵,這些破事要不要深究,深究到哪種程度去,這確實需要皇帝權衡。
說得更確切些,賈何二人及其門人,都是皇帝的鐵桿支持者,對這些人動手等于皇帝自廢武功,當然也可說是刮骨療毒,但無論哪種說法都很疼。
“所以我是白跑一趟了”
“余下的三萬石糧,乃是金陵最后的應急儲備,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動!”
如果真的只剩三萬,李自恒便不好再要了,畢竟金陵也需要一定儲備,用以應對各種突發風險。
“好,我這就走!”
雖然心里松了口氣,可沒幫到忙馮淵仍是很惋惜,于是他安撫道:“先歇一晚吧,你我許久未見,怎么也得敘敘舊才是!”
“我有御賜美酒,一直都沒舍得喝,今晚你我一同享用!”
嘆了口氣,李自恒道:“多謝你了,但災民們還等著米下鍋,我還得替他們找活路!”
馮淵勸道:“事情要做,身體也得顧著,你若累垮了……只會讓更多人受苦!”
看著李自恒風塵仆仆,比起以往衰老太多的樣子,馮淵心里也很為朋友擔心。
做了幾年官,馮淵結交了不少人,但真心朋友也就李自恒一人,所以不愿看他太苦。
“我挺得住,告辭了!”
…………
三月十五,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因為今日乃朱景洪的生日。
皇帝生日被稱為萬壽節,正統年間因有太上皇在,所以萬壽節都是簡單慶賀。
之后老皇帝死了,朱咸銘為表孝道依然是簡辦,當然這樣做也是為了節省開銷。
沒幾年朱咸銘也去了,朱景洪繼位前三年為表孝道,萬壽節也是簡單慶賀。
也就是乾盛四年,慶賀規模擴大了許多,而那時朝廷南北都在用兵。
今年乾盛五年,朱景洪已滿三十歲整,雖然地方上有些小問題,但如今外患已除大局安定,那自然是要大局操辦。
所以早在二月末,禮部在賈雨村的主導下,便已在為萬壽節做準備,戶部尚書何顧謹則充分供應錢物。
這倆人也是好玩,雖說已是水火不容,但該合作時毫無芥蒂,甚至平日見了都是有說有笑,只苦了
經過各方精心準備,耗費將近五十萬兩的萬壽節,展現了大明的興盛氣象,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盛會。
諸番邦使臣、外國使節等,再度見證了大明的強盛,往后也會更規矩許多。
外廷的萬壽節結束了,但內廷在皇后組織下,則在重華殿設了家宴,要再次給朱景洪過壽。
宴會之上,朱景洪端坐于上位,在他一側是寶釵的席位,然后之下才是一眾妃嬪。
皇室家宴,雖然比不上國宴盛大,但其珍饈美味、裝飾器物、聲色娛樂等,全都是當今時代頂級,其中耗費自是海量。
此刻,站在朱景洪面前的人,是他七歲的嫡次子朱慕梴,在眾人矚目之下給他背詩。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聽到這句,最先觸動的是黛玉。
這是她多年前做侍讀的應制詩,基本沒有什么傳誦度,連她的親兒子都不知道,如今卻從朱慕梴口中道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