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冷死了。
他死的很安詳,以至于死后,臉上依舊帶著笑容。
看著他的笑容,辰御天和白凡卻是忍不住嘆了口氣。
其最后的拜師之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是在為韓桐找一個歸宿。
畢竟,他一旦離開,韓桐,便再也沒有任何親人可以依靠了。
所以,他才會想到這拜師之法。
借助師徒這一層關系,讓公孫代為撫養,這,便是他臨終前,為女兒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這一點,公孫也明白。
而韓桐看著父親帶笑而死的尸體,至今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明明晚飯的時候,爹爹還高興地與自己在一起吃飯,怎么現在就
為什么會這樣
她喃喃自語間,不斷地重復著這個問題,但卻沒有人能夠告訴她,這個問題的答案。
淚水,再次模糊了她的雙眼。
她已經十四歲了,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而且,這些年,她跟著父親,見過了太多的尸體,也見過了太多的人,在尸體前的痛哭流涕。
所以,對于韓冷剛剛哄她的話,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那是假的。
但她,不能表現出來
她不想,在父親的最后時刻,讓他傷心難過。
她想要讓父親,就像當年母親離開的時候一樣,快快樂樂的離去。
現在,她做到了。
可是為什么,自己會這么傷心
淚水模糊間,她的眼前浮現出了那些自己曾經在縣衙里見過的,在親屬朋友尸體旁痛哭流涕的人。
原來,自己此刻,也和他們一樣
原來,失去親人的滋味,就是這樣的
“爹爹”她終于忍不住,趴在韓冷的尸體上,痛哭起來。
屋內的眾人,紛紛嘆了口氣。
林韜更是輕輕地站在了她的身后,一言不發地望著她。
對于韓桐,他和屋里的大人們一樣,選擇不去勸解她。
他雖然年紀小,但自幼跟著父親闖蕩江湖,懂得了很多東西。
所以,他知道,這種時候,最好是不要勸解。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她哭個夠,等她將這股情緒完全發泄出來,再去勸解為好。
否則,反而會收到反效果。
這個道理,是以前在江湖中游歷時,父親告訴他的。
那時候,他們剛好遇到了父親的一位朋友妻子去世了,當時父親的那位朋友非常傷心,趴在尸體上傷心痛哭、
而作為他最好的朋友的父親,則只是站在一旁,平靜的看著。
當時他問父親,“為什么不去勸勸他,你看他哭得多么傷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