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獨自一人來到了御膳房。
在判斷出頡利氣色越來越差的原因極有可能是慢性中毒導致之后,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御膳房。
畢竟,人以食為天,在食物中下毒,絕對是最容易讓人中毒的方法。
頡利身為蠻國之主,所食用的食物在食用前,必定要經過驗毒這個環節。
不過,瞞過驗毒環節的下毒方法也有不少,這一點公孫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想到。
他之所以會來御膳房,一則是因為他想要看看頡利中的究竟是什么毒,如果能夠知道他所中之毒的名稱,說不定就能針對性進行解毒。
除此之外,他來御膳房,也是為了調查給兩位王子的茶里下毒的事情。
按照源臨的線索,此事的矛頭,也是直接指向了御膳房。
而且更巧合的是,這兩件事的相同點,都是下毒。
公孫直覺這兩者可能會有些聯系,于是便來到了御膳房調查。
不過,他并沒有直接以查案的名義進入御膳房,而是以醫者的身份進入。
至于進御膳房的理由,當然是三公主的病情。
他告訴御廚總管,說三公主因為病情原因在飲食方面需要仔細斟酌,不能接觸油炸和辛辣的食物,所以特意奉頡利可汗的密令過來考察一下。
御廚總管自然不會說什么,便任由他在御膳房里隨便查看。
于是,御膳房里就出現了一幕比較奇異的場景。
所有的御廚都在忙前忙后地準備中午的御膳,一個面向有些文弱的年輕書生,卻穿梭在御膳房的各個角落,四下里打量著他們忙碌。
他緩緩地在每個御廚的身邊走過。
目光,暗自在每一個御廚的雙手間掃過。
無論是切菜的,掌勺的,顛鍋的,還是燒火的,他都沒有放過,一個一個地仔細觀察著。
到了后來,御廚總管也察覺出這個人似乎并不是來考察食物的。
不過,御廚總管也沒太在意,畢竟這里是御膳房,又不是什么機密要地,根本就沒什么秘密可言。
公孫在御膳房轉了兩圈,最終,目光停留在了一只切菜的手上。
這是一只很普通的手,寬大,厚重,皮膚粗糙,與其他的御廚的手,沒有太大差別。
但公孫在看到這只手時,還是饒有興趣地挑了挑眉。
因為他注意到,在這只手的虎口處,有一塊厚厚的老繭。
仔細看了一會兒后,他的目光順著這只手,望向了它的主人。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漢子。
四十上下的年紀,胡子拉渣的外表,看上去有些邋遢。
這個人的身上,完全沒有一點讓人注意到的特點。
公孫相信,如果將他身上的御廚衣服脫下,給他換一身宮廷侍衛的制服,讓他站在寢宮門口執勤,也絕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仔細看了一眼這個人的外貌,公孫笑呵呵的來到了御廚總管的面前,向他告辭。
然后,他就離開了御膳房。
而那個人,依舊在有條不紊地切菜
沒過多久,飯點差不多到了,御廚總管端著剛剛做好的御膳,放進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