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貨柜碼頭
自從上海開阜以來,這里就變成了整個遠東地區最為繁華的港口,而在這個港口當中,這一片碼頭又是最好的地段,當然這里只歸屬于上海三大亨。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就算是外國人想在這里做生意,那也必須得跟著上海三大亨好好的談談,如果要是他們不滿意的話,那么你的貨物就沒有辦法運進來。
這些人是如何起來的呢
在21世紀的時候,劉振華也做了一些研究,因為上海公共租界異常繁華,所以這里的混混也就異常的多,治安方面也就差得多了。
雖然洋鬼子是這里的老大,但他們對于華夏的一些情況不怎么了解,只知道血腥鎮壓,但問題是鎮壓過后,這里的治安情況還是沒有好轉,所以各國領事輪番換。
后來洋鬼子看到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就算你每天換一個領事,那也沒有辦法讓上海安靜下來,沒辦法安靜下來的話,他們也就沒辦法在這里做生意,也就沒有辦法在這里圈錢。
后來法國領事霍頓先生找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跟上海當地的流氓進行合作,然后把他們給推起來,讓他們出任巡捕房華人探長。
這也就開創了上海治安的一個先例,這些人本身就是幫派分子,成為華人探長之后,視力比以前大了10倍以上。
所以就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勁打擊其他的社團,上海灘現在雖然還有幾家不小的社團,但基本上都是黑白勾結的。
如果你在官面上沒有路的話,那也只能是小打小鬧的做點小買賣,最后大部分的利潤還得被巡捕房給收走,所以沒什么前途。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后,他們也需要跟租界當中的人來往,但是直接跟洋鬼子談呢,咱們缺少一個緩沖地帶,所以就又找上了這些社團分子,他們在洋鬼子和國民政府之間左右逢源,所以也就獲得了最佳生長期。
后來就變成了一個中介性質的團伙,洋鬼子想要跟政府談什么找他們,政府想要跟洋鬼子談什么也找他們,所以他們就這么混起來了,,抗戰爆發之前,他們的勢力達到了頂峰。
周老大雖然在京城是青幫輩分最高的,但如果要跟上海的杜先生比起來,那絕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光看雙方做的買賣就知道了,根據21世紀的人統計,杜先生和黃老板創建的三鑫公司,光是在鴉片一項業務上,每年就能夠賺到上億大洋,周老大有這個能耐嗎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對于他們這股勢力,劉振華也知道他們的龐大,所以跟自己沒關系的時候,咱也絕不去招惹他們。
在黨國高層也有很多人為他們說話,但是如果他們招惹上咱們了,按照劉振華的這個性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那就不好說了。
在21世紀的時候,咱沒有辦法掌握一切,重生到了這里,如果要是還受你們這些流氓的欺負,那也太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