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更麻煩,還不如內陸的那些土軍閥呢。
“敢問您是”
想到這里,杜先生說話也帶上了敬語,周圍的這些子弟都傻眼了,杜先生說話如果帶上敬語的話,在上海這塊地面上絕不會超過5個人。
而且其中還有一半得是那些洋鬼子,眼前的這個少年到底是干什么的怎么可能會讓杜先生如此給面子呢同時他們也在搜索著自己的記憶,好像并沒有這樣的一號人物呀。
“您的至交好友,當年您曾經救過他的命,各地在抓革命黨的時候,您曾經資助過他乘坐洋人的郵輪回廣州國民政府。”
對于這一段歷史,劉振華肯定是記得滾瓜爛熟的。
當年戴老板還是一個小人物的時候,奉命來江南地區執行任務,可后來被這一地區的反動軍閥給盯上了,最終只能是乘坐洋人的輪船離開,但是洋人的輪船價格比較貴,他們就算是把自己給賣了也湊不出船票。
經朋友介紹,當年的戴老板認識了眼前的杜先生,當然那個時候的杜先生在上海灘也就是個小癟三,在黃老板的賭場當中幫忙打雜。
可就算是這樣,也幫他們籌集了幾百塊大洋,把他們那些人送回了廣州,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幾百塊大洋,那可是一筆巨款了。
比現在這個時候還要值錢,換算過來的話,至少得在幾千大洋以上,杜老板現在拿出幾千大洋,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但當年他的實力也不怎么樣,一個月也僅僅是幾塊大洋的薪水而已。
買一雙皮鞋都要猶豫半天,能夠弄到那么大的一筆錢,也算是難為他了,正是因為這一點,軍統的戴老板跟上海的杜先生才會那么密切。
一聽這句話,杜先生的臉色劇變。
“原來是振華老弟,我說上海灘也沒有這么英雄的人物,怎么不提前給我來一個消息了我好去車站那邊接你,也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誤會了,大水沖了龍王廟了,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當年我跟你師哥的這點事兒你都知道,可沒想到今天的確是我對不住你了,站在你師哥的位置上,我叫你一聲老弟也不為過,按說你到了我的地盤上,絕不該發生這樣的事情。”
杜先生所說的是實話,現在的戴老板已經今非昔比了,雖然杜先生在上海灘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戴老板掌管復興社,在全國范圍內那可都不是鬧著玩的。
他們的公司雖然總部在上海,但是各種各樣的業務卻是在全國各地的,在外地賺的錢要占到60以上,所以現在還是復興社那邊拿著他們。
最近一段時間,杜先生也曾經去過南京,而且還跟戴老板吃過飯,戴老板對自己的這個小師弟那可是稱贊有加。
戴老板借著劉振華的光,在校長那里也是非常有面子的,黨國內部的很多高層也對戴老板側目相看。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北平分站站長的話,杜先生絕不可能會上趕著巴結,你在北平不管多么風光,跟我都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劉振華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