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中醫攔住想要離開的奈何,出門打電話搖人。
幾分鐘后重新回到病房,讓奈何稍等片刻,十幾分鐘后,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推開病房門走了進來。那醫生恭敬上前喊了一聲老師。
老頭微一頷首,便徑直走到病床前,手指搭在丁赫的脈搏上。
病房內安安靜靜的,兩分鐘后,他才收回把脈的手。
“能治,不過治療的時效不會太快。”
之前那名中醫立刻露出崇拜的神情,下一秒就聽到一句煞風景的話。
“效率太低。”
他剛想發火,就聽到那女人大言不慚地說道,“若是我親自治療,最多不超過半個月。”
他第一時間看向自己的老師,見老師不贊同地搖頭,他立刻出聲反駁道,“信口雌黃,中醫博大精深,不要以為多看了幾本中醫書籍,就覺得自己會治病。”
奈何沒有理會他,而是走到那名老中醫面前,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前,拉住對方的手腕,搭上了他的脈搏。
“老先生的身體還算康健,不過雙腿早年落下過病根,每逢陰雨天還會疼痛。”
老中醫點點頭,說了一句不錯。
“我給你寫個方子。”
老中醫只是笑笑并沒有當真,他不敢說,自己看遍世間所有的藥方,但大部分的藥方他都知曉。當他看著奈何拿出紙筆開寫的時候,他也完全沒當回事。只是隨著紙上的字越來越多,他的眼睛便越來越亮,在奈何撂筆的時候,大聲說了一句好。
“不錯,不錯。”老中醫拿著那張紙,看著上面那藥方,口中嘀嘀咕咕,“有道理有道理太妙了”
好半晌,老中醫才消化完內心的激動,走到奈何面前,恭敬詢問,“敢問這方子出自何人之手”
“張仲景。”
“不對,不可能。”老中醫立刻搖頭,“你這方子我沒有見過。”
“家師所教的便是這個方子。”
“敢問尊師所教的,可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不是,是原版的傷寒雜病論。”
老中醫呆愣當場,隨后原地轉了兩圈,再開口時,聲音都帶著顫音。“傷寒雜病論原書早年遺失,經王老先生等人辛苦收集,整理,校勘,最后分編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尊師是從何得知的原版內容敢問尊師何在”
“家師不在這個世界。”
“嗯,抱歉。”其實問的時候,他就想到了,畢竟面前的女人年紀已經不年輕,她老師的年紀只會更老,不在人世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只是仍覺得有些遺憾。
那老中醫又問了很多問題,態度從考教到請教,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不知你現在在哪里坐診”
“我不從事這一行。”奈何的話說完,別說是老中醫,就連那個年輕的中醫都覺得她在暴殄天物。
不過那年輕的中醫還是走到奈何面前,為自己剛才無理的話表示歉意。
“不必,我可以指教你針灸手法,你愿意接收這個病人,并幫他醫治嗎”
年輕的中醫還沒等說話,那老中醫搶先開口道,“可以,你教我,我親自幫他醫治。”
年輕中醫
他能說什么,身為學生他沒有反駁老師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