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搶先拿過卷軸,仔細的看了起來。
“鬼手先生的技術真是鬼斧神工,簡直看不出是復制品”蘇菲過了半晌后贊嘆道。
“還是有些不同的,至少羊皮的材質上就有些不一樣對不”森坡少爺沖蘇菲眨了眨眼,問道。
“對,這不容易分辨的,從外觀看,和第三卷軸一模一樣。”蘇菲說道。
“這就夠了,行了,萬事俱備,我明天就和胖子去見何寶基,你們分頭行動。”
第二天下午兩點差五分,森坡少爺和胖子開車來到了鼓樓北街元升茶園。
元升茶園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清同治年間。
一走進大門,便看到一個約二百平的超大幽雅大廳,里面錯落有致地擺放著數十張大漆方桌、靠背椅。
端的是氣勢非凡。
這個時間,茶樓已經開始上客了,大廳里都是各色人等。
當然最吸引森坡少爺的還是臺上說相聲的。
臺上兩位藝人說的正是傳統段子關公戰秦瓊,表演真是爐火純青,說學逗唱無一不精,弄得森坡少爺
可惜,今天要辦正事,沒法欣賞一向喜歡的傳統曲藝。
“二爺,您早嘛”
茶樓的伙計,一看森坡少爺氣度不凡,連忙上前招呼道。
“寶爺在哪個雅間”胖子出聲問道。
這時候肯定不能讓少爺說話啊。
“哦,二位請隨我來”伙計聞言,神情愈發恭謹。
很快將二人帶到了何寶基和隋金鳳所在的雅間。
“哎呀,寶爺已經到了,罪過罪過。”森坡少爺連連拱手告罪道。
話是這樣說,臉上卻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森坡少爺,貴人事忙,無需客氣。”何寶基也一副不以為意地樣子。
大家的關注點都不在這些細枝末節上。
坐下之后,伙計沏好茶水,便領了賞,乖覺地退了出去。
森坡少爺一個眼神,胖子自然會意,不緊不慢地把背上的包袱鄭重其事地放在了桌上。
何寶基和隋金鳳對視一眼,然后屏住氣打開了包袱。
里面是一個紫檀木匣子,匣子打開,里面正是那銀色的信筒。
何寶基有些哆嗦地拿起信筒,左看看、右看看,一副不得要領的樣子。
森坡少爺和胖子則眼觀鼻鼻觀心,老神在在地在一邊品茶。
過了好半天,還是隋金鳳開口問道“這森坡少爺,這個信筒開不了哇”
“唉,姐姐,這玩意兒,我打小就沒打開過,但是有一次見老爺子開過,里面有個卷軸似的物件,沒看太真切”森坡少爺不以為意地說道。
“這那這個物件,我可不好出價。”何寶基遲疑著說道。
“那是,但是少爺我也不是很差那三瓜倆棗的,寶爺要覺得合適,看著給就是。”森坡少爺很隨意地說道。
“那怎么好意思這信筒我看也是個好物件,不如我們先付個一千大洋,其他待打開了再說。”
“都依寶爺就是。”森坡少爺爽快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