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光聽了本田英士安排的任務,心里有些暗自高興
這回真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居然會安排自己去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要知道那地方馬曉光、iss柳吳秋怡、老李和胖子探過幾次,卻一直沒有機會進去。
這回倒好,居然給了自己這么一個機會,那還不好好搞一搞
沒有過多的磨嘰,馬曉光離開了“宏達”雜貨鋪,前往北四川路。
去之前馬曉光找到了一個還能用的公用電話亭,給亞爾培路打了一個電話
北四川路。
霓虹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部。
這里以前馬曉光來過不止一次。
霓虹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大樓并不是在霓虹人聚集區里面,它是在華界一個延伸出去的據點。
那里算得上虹口區最高的一座建筑物。
霓虹軍在樓頂設有瞭望塔,并安置了多門火炮,居高臨下控制著周圍的交通要道。
對整個戰場態勢可以一目了然,易守難攻。
陸戰隊司令部大樓周邊已經到處是街壘工事,大樓和周邊好多處已經有槍彈射擊和炮彈爆炸的痕跡。
不過這棟大樓除了外立面有些損壞,卻仍然立在那里,像一個面目猙獰的怪獸。
馬曉光感覺這里現在既熟悉又陌生。
“我是朝日新聞社的記者,寒羽良”
馬曉光向守衛的軍曹出示了自己證件。
軍曹認真地檢查了證件,撥打了朝日新聞社的電話確認核實之后方才放馬曉光入內。
馬曉光不是隨意地溜達的,一名陸戰隊士兵在給他帶路。
進到大樓內部,馬曉光仔細地觀察整棟建筑的情況。
這是一棟堡壘式建筑,整體呈“口”字型。
四周為營房和倉庫,中間是二千多平米的操場,可以容納二千多士兵集合待命,裝甲車也能開進開出。
此時院子里就有兩輛海軍的九三型裝甲車。
很快被帶到了三樓,這里是新聞課。
接待馬曉光的是新聞課課長田原浩二,是個看起來頗為斯文的海軍少佐。
“寒羽君辛苦了這次我們是鑒于戰事激烈,急需激勵士氣,鼓舞民眾,所以允許記者采訪,在這里很多地方都是軍事禁區,需要我們的人帶領你才能進入”
“我們會給你安排聯絡官,請先去你的辦公室休息”
田原浩二說話很客氣,沒有一般霓虹軍官的傲慢,想來是從事新聞工作,長期與外界打交道的緣故。
馬曉光又莫名其妙地被帶到了一件窗戶朝著建筑中庭里面的小辦公室,勤務兵幫他準備好熱水,介紹了一下辦公室的設施便自離開了。
馬曉光沒有著慌,站在窗邊,看著中庭里的操場上的一舉一動。
這種機會很難得,能夠近距離的觀察霓虹海軍陸戰隊。
不得不說,霓虹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和單兵素質確實不錯。
和陸軍有很大不同,海軍陸戰隊的自動武器,比如沖鋒槍配備就多得多,這也更加適于淞滬戰役這種城市巷戰。
但是裝甲部隊卻是不多,主要是輕型的裝甲車和摩托車。
不過比起,這樣的裝備已經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