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孫陽的炒貨店門口掛上了醒目的橫幅,上面寫著“尋味紅樓夢,品味古典與現代的交融”。店里擺滿了各種與《紅樓夢》相關的炒貨,如“黛玉葬花”花生、“寶釵撲蝶”瓜子等,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新品蜜餞荔枝,包裝上印著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畫像,別有一番風味。
活動一開始,就吸引了眾多顧客的目光。有的顧客是沖著《紅樓夢》的名頭來的,有的則是被那獨特的炒貨所吸引。孫陽站在柜臺后,熱情地向顧客介紹每一種炒貨背后的故事,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品嘗一番。
然而,就在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孫陽的炒貨店卻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一個自稱是“紅樓夢研究會”的成員的中年婦女,她一臉嚴肅地走進店里,環顧四周后,對著孫陽大聲說道:“你這是在玷污經典!《紅樓夢》豈是你這種小店可以隨意拿來炒作的?”
孫陽一愣,隨即鎮定下來,他微笑著回應:“這位女士,我非常尊重《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我之所以開展這個活動,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通過美食來了解和接近這部文學經典。”
中年婦女聽了,臉上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仍舊有些不滿,“那你也不能隨意將文學作品與商業活動混為一談。”
孫陽點了點頭,“我理解您的擔憂,但我保證,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紅樓夢》的熱愛和對文化的尊重。如果有什么不妥之處,我愿意聽取您的意見,并做出相應的調整。”
中年婦女看了看孫陽誠懇的眼神,又看了看店里那些認真品嘗炒貨的顧客,最終嘆了口氣,“好吧,我暫且相信你。但我會繼續關注你的活動,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孫陽微笑著送走了中年婦女,心里卻有些忐忑。他知道,要想讓“尋味紅樓夢”活動真正成功,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這時,阿財走了過來,拍了拍孫陽的肩膀,“別擔心,孫陽,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下一章的標題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夢回大觀園,炒貨里的文化盛宴’。”
隨著“尋味紅樓夢”活動的持續進行,孫陽的炒貨店逐漸成為了城中的一處文化熱點。顧客們不僅來品嘗炒貨,更是為了體驗一場文化與美食的盛宴。孫陽和阿財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但他們的心中都明白,這場活動要想持續吸引顧客,就必須不斷創新和深化。
一天下午,孫陽正在店里忙碌,突然,一位穿著古風服飾的年輕女子走進了店里。她的到來立刻吸引了眾多顧客的目光。女子環顧四周,然后徑直走向孫陽,微笑著說:“聽說這里有個‘尋味紅樓夢’的活動,我特地從外地趕來,希望能體驗一番。”
孫陽熱情地迎接她,“歡迎歡迎,我們這里的炒貨都是與《紅樓夢》相關的,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故事。您想嘗試哪一種?”
女子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我對《紅樓夢》里的‘黛玉葬花’情節特別感興趣,有沒有與之相關的炒貨?”
孫陽立刻從柜臺里拿出了一包花生,“這是我們的‘黛玉葬花’花生,每一顆花生都代表著黛玉對花的哀思,希望您能喜歡。”
女子接過花生,細細品嘗,然后點了點頭,“味道很不錯,而且這種將文學與美食結合的方式,確實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