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陽站在他那間位于老城區的炒貨店前,他的炒貨店雖然不大,但一直以來都是街坊鄰居們閑聊和購買零食的好去處。然而,最近他的心情卻像店里的紅薯干一樣,越發沉重。
“孫陽,你又在琢磨那紅薯干的事兒了?”孫雨瑤輕手輕腳地走到他身邊,聲音溫柔。
孫陽嘆了口氣,“是啊,這古法三蒸三曬的方法,我以為能做出點名堂來,誰知道做出來的紅薯干總是發黑,顧客們都不太喜歡。”
孫雨瑤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別太自責了,做生意哪有一帆風順的。你已經很努力了,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孫陽點了點頭,但心里還是有些不甘。他決定再次嘗試,這次他打算調整一下蒸曬的時間和溫度,希望能有所改進。
第二天,孫陽早早地來到了店里,開始了新一輪的嘗試。他將紅薯洗凈,切成薄片,然后按照自己的新想法開始了蒸制。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孫陽的心情也隨著蒸鍋里的蒸汽一起升騰。
就在這時,店里來了一位老顧客,張大爺。張大爺是炒貨店的常客,對孫陽的手藝贊不絕口。
“孫陽,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樣啊?”張大爺笑著問道。
孫陽有些尷尬地笑了笑,“張大爺,我這不在嘗試新的紅薯干制作方法嘛,希望這次能成功。”
張大爺點了點頭,“好啊,年輕人就是要不斷嘗試,不斷創新。我等著嘗嘗你的新作品。”
孫陽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無論結果如何,有這些支持他的顧客,他的努力就不會白費。
經過幾個小時的忙碌,孫陽終于完成了新一輪的紅薯干制作。他小心翼翼地打開蒸鍋,取出紅薯干,仔細觀察。這一次,紅薯干的顏色似乎比之前要好一些,但仍然有些發暗。
孫陽的心情有些復雜,他不知道這是否算是一次進步。他決定先讓孫雨瑤嘗一嘗,聽聽她的意見。
“雨瑤,你嘗嘗這個,看看怎么樣?”孫陽將一小塊紅薯干遞給孫雨瑤。
孫雨瑤接過紅薯干,輕輕咬了一口,細細品味。她的眉頭微微一皺,然后又舒展開來,“孫陽,我覺得這次的比之前的好多了,雖然顏色還是有點暗,但口感和甜度都很不錯。”
孫陽聽了這話,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他知道,雖然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但至少方向是對的。
就在這時,店里的電話響了,孫陽接起電話,是他的一個老朋友,也是做炒貨生意的。朋友告訴他,最近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紅薯干制作技術,或許能幫到他。
孫陽掛斷電話后,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朋友提到的現代技術可能會讓紅薯干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穩定,但他的心中卻有一股執念,那就是堅持傳統的三蒸三曬方法。他相信,只有通過這種傳統工藝,才能真正保留紅薯干最原始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孫陽,你朋友說的那種新技術,你真的不考慮試試嗎?”孫雨瑤看著孫陽,眼中帶著一絲擔憂。
孫陽搖了搖頭,“雨瑤,我知道現代技術可能會讓生意更容易,但我總覺得,如果放棄了傳統方法,我們的炒貨店就失去了它的靈魂。我想再堅持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過改進傳統方法來解決問題。”
孫雨瑤點了點頭,她理解孫陽的堅持,也支持他的決定。“好吧,那我們就一起努力,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接下來的幾天,孫陽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紅薯干的制作中。他不斷調整蒸曬的時間和溫度,甚至嘗試了不同的紅薯品種,希望能夠找到最佳的組合。
“孫老板,我聽說您一直在堅持用傳統方法制作紅薯干,我對這種傳統工藝非常感興趣。不知道我能否參與進來,一起研究如何改進這種方法?”李浩誠懇地問道。
孫陽有些意外,但也感到一絲興奮。他知道,如果能有專業人士的幫助,或許真的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