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心目中,念念可是這世界上最可愛最聰明最聽話最懂事的孩子,而且她還是女孩子,怎么可能跟別人打架?
陳曦臉上的表情王老師已經見過太多類似的了,于是立刻解釋道:“是她先動的手,不過很快被我們制止了……”
得,這回當真是把陳曦給驚呆了。
于是,陳曦立刻看了一眼懷里的小家伙,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屁股,問道:“念念,老師說的是不是真的?”
可陳曦問完話后,小家伙卻自顧自的趴在他懷里,一句話也不說,甚至連腦袋都懶得抬一下。
這種不配合的態度,更加證實了老師的話。
不過陳曦也不是那種粗暴的家長,所以立刻就問道:“王老師,能不能跟我說說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當然,這是我的義務。”
王老師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后娓娓說道:“今天是中秋前的最后一天,所以學校會給小朋友們準備一些月餅,在發月餅的過程中,她突然打了旁邊的小朋友一下,然后兩人就推搡了起來……”
“李老師看到后,立刻就把他們倆給拉開了,不過事后我們再詢問具體原因的時候,念念卻什么話都不說,另一個卻只知道哭喊,說念念打他……”
“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后,我們都會通知雙方家長,希望由家長來正確引導孩子,畢竟,孩子跟家長一起相處的時間最多……”
四歲左右的孩子,本身就在探索與人互動的方法。
這個過程就如同孩子在學說話階段,跟人在一起說人的語言,跟動物在一起說動物的語言。
因此,成人的正確示范就非常重要。
當孩子知道對錯,才有可能在社交沖突中發展出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
在正常環境和教養下的孩子下的孩子,六歲以前出現的肢體接觸和沖突都不帶有惡意毆斗,而是為了表達了他們當時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存在使用肢體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時,成人需要盡早介入引導。
王老師的話雖然說的有些委婉,不過陳曦還是聽懂了。
因此,他只能尷尬的笑了笑。
“我們沒有問出打架的具體原因,所以希望你回家后能跟跟孩子好好地聊一聊……”
或許是怕陳曦回家后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孩子,于是,王老師連忙補充道:“念念是個乖孩子,我相信她應該是受了什么委屈,所以才會在沖動之下,用這樣一種不正確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不滿……”
說完,王老師便輕輕摸了摸小家伙的后腦勺,然后便語重心長的對小家伙說道:“念念,你爸爸來了,有什么委屈你就跟你爸爸說,但是你要記住,以后千萬不許再打人了,知道嗎?”
小家伙沒反應。
陳曦便搖了搖手臂,低聲說道:“王老師在跟你說話呢,乖,要有禮貌。”
小家伙依舊沒有抬頭,不過卻趴在陳曦懷里不情不愿的嗯嘰了一聲,示意自己聽到了。
“不好意思,王老師,我回去會好好說說她的……”
“沒關系,孩子受委屈了,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回去后你可以好好跟她聊聊,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要打她……”
“我知道,謝謝王老師。”
陳曦點了點頭,對王老師也是頗為感激。
臨走前,小家伙依舊躲在陳曦懷里,連招呼都不愿意跟老師打一個。
陳曦沒辦法,這才只能抱著她走上了回家的路。
走了好長一段路后,陳曦這才停了下來。
他蹲在地上,慢慢的把小家伙從自己手臂上放了下來。
隨后,陳曦捏了捏小家伙圓嘟嘟的小臉,笑著說道:“好了,現在可以跟爸爸說說怎么回事了吧?”
******
******
感謝【風吹奶罩往下飄】老板的一萬大賞!
一天兩更,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