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訓庭在初味軒鬧了一場之后,半點兒好處都沒撈到,還在廖老爺子面前把自己抹黑得一塌糊涂,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場鬧劇竟然一下子打開了烤蘭花魚這道菜的銷路。
當天就在現場的那些客人,簡直是不厭其煩地對別人夸贊著外面面包和油網拆下去之后,那股讓人一輩子都難忘的鮮美味道。
開始還只是零星有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點一次嘗嘗,畢竟這道菜的價錢也不便宜。
但是當伙計用木槌敲破外殼,剝掉油網的時候,那股鮮美味兒立刻引得其他客人不斷朝這邊張望,拉住伙計訊問這是什么菜品。
不出三日,這道之前根本無人問津的烤蘭花魚,竟然成了當天賣出份數最多的菜品,甚至到最后賣得店里沒有魚可以烤了才算完。
夏月初在晚上關門盤賬的時候,看到這個結果忍不住開玩笑地說“能有這么好的宣傳效果,咱們還得多謝于少爺啊。”
然而此時此刻,于訓庭卻跟夏月初的心情完全相反,當日離開初味軒之后,這件事不出兩日便傳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
甚至有人給于訓庭起了個外號,叫做烤棒槌。
這對一直標榜自己廚藝天賦好,只是沒有遇到好機會的于訓庭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他窩在家里連門都不敢出,看到什么都覺得心煩,摔盤子砸碗打罵下人,這種發泄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于家的常態。
丁洪昌和媳婦袁氏急得團團亂轉,生怕兒子受了刺激,過不去這道坎兒,每日什么都不干。
夫妻倆每天待在家守著兒子,在心里把夏月初跟廖老爺子罵了幾千幾萬遍。
這件事幾乎被當做笑話傳遍了整個府城,自然也都傳到了丁宗光的耳朵里。
丁宗光聽到別人轉述的那些話,差點兒被氣得仰倒在炕上。
于廣平臨死將孫子托付給丁宗光的事兒,府城廚行里人人皆知,當時還各種夸贊于丁二人不愧是講義氣的好兄弟。
憑心而論,丁宗光一開始的確是抱著要好好教導于訓庭的目的。
但是怎奈于訓庭完全被他父母給寵壞了,拈輕怕重,又不愿吃苦,偷懶耍滑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
廚行又被稱作勤行,顧名思義,就是必須要勤快。
雖然沒必要做到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但是基本功總還是要打扎實的。
于訓庭這樣的,只躺在自己所謂的“天賦”上呼呼大睡,根本就不愿意付出半點兒努力的人,別說是丁宗光了,就算是太上老君來了,怕是也拿他沒有辦法。
但是他畢竟還是付出了幾年心血和努力的,而且他可以說,在那幾年里,花在于訓庭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家孫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