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夏月初猜測得一樣,江尉明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十分狼狽,身心俱疲。
上次被西夏俘獲之后,靠著顧元的巧舌如簧、小心周旋最終才得以脫身,將兒子的尸首領回來,帶回蓉城安葬。
這個過程中,少不得要比之前計劃的多給西夏讓渡了一些利益,而導致這個結果的,首當其沖的責任是江景辰,其次就是江尉明。
如果江景辰沒有落入西夏人的圈套,那么一切事情都不會發生。
如果江尉明看到兒子的尸身之后不做那些過激行為,他和顧元也不會被西夏所擒,事情說不定也有所緩和。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件事的責任都在江家,而顧元則成了力挽狂瀾的英雄。
江尉明心里明白,若非戰事已經一觸即發,慶王手下又真的缺少將才,恐怕早就容不下自己了。
回到蓉城,他還要面對另外一個難關,那就是家中的母親和夫人。
江尉明都已經回來了,江景辰遇害的消息,自然是再也瞞不住了,江家登時亂成了一鍋粥。
江老太太聽到消息兩眼一翻,當場暈厥過去。
江夫人也沒好到哪里去,沖上來抓住江尉明的衣襟就拼命哭喊:“都是你,你非要兒子去!你不是跟我說兒子肯定不會出事么!你不是承諾兒子一定會平安回來的么?我就景辰一個兒子,是我的命|根子啊!你這是想要我的命么!”
江尉明站在原地,垂眸不語,任憑妻子對他破口大罵、拳打腳踢。
最后江夫人因為情緒過于激動,一口氣沒上來,差點兒走到老太太前頭去。
好不容易把兩個人都救醒,緊接著江尉明就好似落入了眼淚的汪洋之中。
家里天天都是哭聲,老太太哭,夫人也哭,婆媳倆時不時湊在一起抱頭痛哭。
天天如此,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
江老太太先病倒了,江夫人在床前侍疾,很快也撐不住倒下了。
遍請蜀地的名醫來看,都說并無大病,俱是郁結于心,難以紓解引發的,心病還得心藥醫。
可是兒子已死,如今早就下葬了,讓江尉明上哪兒找這心藥去給家里這兩個抑郁成疾之人醫治呢?
如果光是家里鬧騰倒也罷了,偏生當初帶過來的幾個旁支親戚還不安生。
一個個打著給老太太探病的旗號,天天帶著自家幺兒幺孫上門,輪番游說江老太太,希望老太太能發話,好讓江尉明能從旁支中挑個孩子過繼,繼承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