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信帶著扶蘇返回了長年殿。
殿里擺放著數十只紅漆木托盤,上面均蓋著黃巾。
這是嬴政給公子扶蘇的賞賜。
劉長等人異常欣喜,他們越來越相信謠言,認為扶蘇很快就要被拜為太子了。
扶蘇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一一掀開黃巾,見托盤里的不是金銀、就是紗絹絲綢。
這些漆盤前前后后二十支,東西雖然沒有多,勝在都是天下名貴之物。
扶蘇此時已經確定嬴政的心意了。
他這是把自己當做他的臣子,而不是兒子。
哪有兒子幫助父親,父親卻給兒子賞賜的這種道理
不過,想想自己身處在權力的正中心,又在王族之苑,哪能既要又要。
扶蘇蓋上黃巾,他想這些賞賜以后還有大用。
這既然要改革秦國,肯定是個漫長且艱巨的任務。以后有的是用錢的日子。
不說別的,單就這開設學室的事情,恐怕要遭到朝中許多法吏世家的反對,因為這觸犯了他們的利益;其次,一旦開始在各處郡縣開設學室,到時候就需要推廣造紙術,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地培育大批文吏。
還有秦國文字的改造,這個時候的秦國文字,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果自己能提前二十年,把隸書寫出來那這推廣文字、推廣秦法的時間,就可以被提前二十年。
到時候關中最先接受秦國文字、秦國法律的熏陶,等到天下一統的時候,韓趙之地的百姓已經接受的差不多了。
到時候關中基本盤就可以相對穩固下來。
這就是他年紀小的好處啊
提前二十年動手改革,相當于給大秦朝多延續二十年壽命。
“先把這些賞賜登記造冊,隨后一一收起來吧。”
扶蘇處理起這些事情來,語氣就像個成熟的大人。
長接到命令自然按規矩辦事。
信跟著扶蘇,他很好奇,為什么長公子提出來了這樣高明的意見,回來之后卻對此只字不提,而且眼下又是這么平靜。
如果換做是別的公子,得到大王的嘉賞和這么多的賞賜,一定會高興壞了。
“公子接下來準備做什么呢”
“睡覺。”
扶蘇躺在了塌上。
信無奈只好跪坐在一邊,手里拿著筆,也不知道又在寫什么東西。
扶蘇側身睡著,心中則在盤算太子的事情。
林信,這個人看似對我很好,實際上是為了讓嬴政放心。我如今要謀取太子之位,實則是違背嬴政的心意。
而且謀取太子這樣的大事,林信很容易發覺。
可是自己并不能貿然告訴嬴政,他若是不早早立自己為太子,以后秦朝就要滅亡;嬴政聽了一定會猜想自己是不是別有用心。
扶蘇沒得辦法,他只能鋌而走險,去找那個人。
在如今的秦國,除了嬴政,還有一個人可以讓他直接成為太子,那就是他的叔公昌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