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不過是比寡人少時聰明了一點而已。
包括馮去疾,他也對此事完全贊同。
他們都是怎么想的,這里面不是存在很多弊端嗎
難道他們都看不出來
王綰帶頭說罷,其他臣子自然紛紛見風使舵。
大家紛紛對扶蘇交口稱贊。
扶蘇側身跪坐著,此時的他早已經笑成了一只犬,雙眼瞇成兩條細縫,咧嘴笑著,對著眾人不住地作揖,“承讓承讓。”
此語一出,驚地滿朝上下忍不住感慨,未來的太子還真是謙虛啊
就是熊啟,也忍不住低頭。實在是沒眼看,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扶蘇竟然把大王的構思全部當成是他自己的。
不過,好在,扶蘇還是記性好的。
扶蘇自然高興啊。
這招棋,他走對了。
他早就看透了這個狗屁世道。兩千年前和兩千年后一個尿性。
有權威,放個屁都有人覺得香;而位置卑下,說的話就像鴻毛一樣輕,沒有人會當回事的。
這些文武朝臣,一個個不是貴族精英、就是士人中的佼佼者。
這些人就代表了戰國時期智謀、武功、權位的天花板。
他們怎么可能會認真地去聽八歲孩子說的話呢更何況是思考八歲孩子的主張是否可行呢
肯定一個八歲孩子,就是承認自己這個身居卿相之位的老臣不如一個八歲小孩子的謀略高明。
讓他們做到見賢思齊,而不是因為扶蘇的年齡小,就不把他當回事,這本就是違背人之本性的事情。更何況是這個長者為尊的時代。
若非權位等級的關系,哪個長輩會把小輩的話聽進去。
這也正是自己采用狐假虎威這一招的妙處。
自己假裝是借嬴政的光所以開口說的主張,那么名義上也是他受到禮贊。
自己不僅僅贏了里子,還能拿了面子。
而眾臣也按照他計劃的那樣,認真地去思考這些政策的可行之處;至于那些本來就不關心國家、士兵、庶民的未來的人,他們只需要見風使舵,趁機跟風就是。
扶蘇對著眾人燦爛的笑著,在簾幕后的王后見到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
只因今日扶蘇笑得和上林苑中的白羆似地。
王后忍不住低聲道,“瞧扶蘇,多開心啊。比關在房中讀書開心百倍。”
王后輕輕地從側殿退了出來。
她往自己王宮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她這樣想著。
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呢
扶蘇是有為政的才能的,而且他喜歡在朝堂上議論國家大事,他是秦國未來的太子,心里裝的是家國大事。
自己一心想要把他保護在宮中讓他好好度日,平安健康的長大,以后做個通曉詩書禮儀的太子。
可是他卻表現得對自己的安排非常反感。
也許,真的是自己想錯了,她應該幫助扶蘇的。而不是一昧的想著把他保護在宮中、不讓他摻和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可是,前有秦國兩位先王離奇地死去,皆是因為想要鎮壓楚國貴族。
現在秦國的人都對楚國貴族心生不滿,大王和楚國貴族不合,未來一定會發生激烈地沖突,這可是必然的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