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朝會結束,左相退朝還家,一路上車馬逶迤,引得過往路人駐足贊嘆。
而另一邊,穿著一身靛藍色布衣的繚,則和蒙武擠在同一輛馬車里。
繚掀開簾子,見到了熊啟的車駕離去,卻眉頭皺起。
“繚你怎么心事重重的”
繚搖搖頭,自是不肯直說。
“倒是你,今天非要請我喝酒,所謂何事啊”
蒙武笑笑,“就是想請你喝酒。”
“你不會騙人,還是不要說這種話了。”
“走,去府上詳談。”
繚和武二人年紀相差不多,武非常欽佩繚的為人,膽量大,深藏不露。
二人來到府中,走到后院里。
見到一對兄弟兩個,一人在撫琴,一人在聽琴。
年長的,雙目如星;年幼的,雙目如秋水。
這年長的,正是蒙恬,他熟讀五經、又擅長音律,更通曉軍事。
正是一展抱負的時機,卻聽從父親的命令留在家中,自然心中藏滿了壯志難舒的郁悶。
這不,旁人夏天在享用冰窖里的瓜果、果汁等。
而蒙恬卻拉著蒙毅在柳樹下彈琴。
見到父親和繚前來,兩個人立刻站起作揖。
“拜見國尉、父親。”
“我怎么聽著,令郎彈奏的韻律和我常聽的高山流水不太一樣呢”繚故意問道。
毅笑道,“太尉有所不知,我大兄彈奏的,那是低山曲水。”
繚聽了,捋須微笑。他已經懂了。“難怪如此,難怪如此啊。”
蒙恬拉起袖子,露出粗壯結實的雙臂,問道,“毅,胡說什么。”
蒙毅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微微后退兩步,不再多說。
蒙恬今年二十四,蒙毅卻才十七。
二人年紀雖然相差微大,可是個子卻已經快要一般高了。
只是蒙毅稍微干瘦些,不如蒙恬孔武精壯。
蒙武知道蒙恬心里不爽,可是為了家族的延續,他需要蒙恬這么做。待在學室,對他來說是最好的道路。
在父親面前,蒙恬不敢多說什么。
“父親,今日扶蘇公子在朝堂上表現如何啊今日咸陽城上下都在議論這件事。有人傳出話來,說扶蘇公子在朝堂上把諸臣駁斥得啞口無言,這該不會是真的吧”
“我想街上那些人未免也太能胡編亂造了,這種話都能說得出口。”
蒙毅說著,臉上都是興奮。
不料繚和武二人卻對視一番,繚笑道,“此事傳的可真快啊秦國有這樣的儲君,是秦人之福啊。”
看到這二人的反應,蒙恬驚問,“該不會街上那些人傳的都是真的吧”
繚只笑笑,不當著二人的面再說下去。
武不耐煩地道,“你們二人,先退下。我與國尉有要事商議。”
兩個兄弟面面相覷,隨后退了下去。
蒙毅出了園子后,對蒙恬道,“大兄,我看父親和國尉方才欲言又止,想必是朝堂上出了什么大事,還是關于公子的。”
“不用你說。我也知道。外人都傳說,公子是神童在世,繼我秦國甘羅之后又一個奇才,八歲就能精簡文字,我怎么不相信呢。我總覺得,這里面有古怪。”蒙恬摸著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