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自己是個穿越者,也曾為了謀取肉食寒窗苦讀十七年之久,知道做個屁民的難處,也見識了人的多面性,事情的兩面性。
扶蘇很珍惜和王后相處的機會,所以,他也要維護他母親在歷史上的名位。
把這位在鮮明尊卑等級秩序下熱衷于維護和諧的楚國公主留在青史之上。
春祭大典很快就結束了。
一群猛士穿著黑袍,一臉嚴肅莊重地進入祭祀場地,先后祭祀了天、地、秦國列代先王。
待隆重的禮儀結束,隨后就是大擺宴席。
嬴政款待了他的天賜猛將王翦,也在宴席上接受著眾臣的贊美。
恰如王后告誡扶蘇的那樣,美好的事情往往都是很短暫的,
宮中的日子又恢復到了往常那般。
扶蘇繼續跟著韓非學習,而嬴政在過完年祭之后,很快就回到了讓他實現抱負的地方。只是現實沒有讓嬴政得意太久,很快他的政績就出現了負面記錄。
而扶蘇不知道的是,從他選擇以韓非為師的那一刻,卻在無意間改變了整個歷史。
就像是多米諾骨牌,扶蘇自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可是卻因此引發了一系列難以估量的后果。
無數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所謂歷史,就是上個世代的人和下個世代的人恩恩怨怨的疊加。
扶蘇知道韓非會死,他對韓非只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想從他身上多學一點能用的東西。
畢竟韓非是被后人尊稱為子的大人物。
但是他也早就默認了韓非肯定是要死的事實。
他是為了韓國而來,怎么可能真心實意為秦國做事。作為秦國的太子,他得以秦國的利益為先,如果有一天韓非真的做出了傷害秦國的事情,那他必須站在秦國這邊。
只是扶蘇沒想到,這一天來臨的這么快。
秦王政十四年年,秦王政二十七歲了。趙國任用了李牧,在宜安大破秦軍,桓齮敗走。
李牧被趙國封為武安君。
日益驕橫、無所不勝的秦王乃至秦軍,在遭遇了慘敗之后,自然陷入苦悶和徘徊。
壓抑、窒悶的氣息伴隨著春夏的消逝,于秋雨霖霖的季節格外濃重,整個咸陽籠罩著一股窒悶。
而桓齮大敗逃走的消息傳回咸陽宮,立刻讓整個咸陽宮上下都沉浸在一種恐懼之中。
扶蘇的羽陽宮也不例外。
嬴政非常憤怒,那雙眼恨不得隨時撕碎幾個人發泄心中的憤怒和不快。
扶蘇最近去章臺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現在過去,不就是嬴政的出氣筒嗎。
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嬴政的出氣筒,扶蘇甚至于這些日子按部就班地去上秦國律法的課程。信非常滿意,他已經很久都沒有在冊子上記錄什么了。
而這個時候,韓非卻表現的心不在焉,扶蘇在努力用自己的知識、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和韓非教導他的權謀之術相結合,試圖勾勒出一個更為完備的皇帝制度。
“君主若要將權力收束起來,可是若是上位者無道,不以民眾的生機為貴,那么這種情況怎么處理呢”
但是韓非這個時候卻心不在焉的,對扶蘇的問題,他竟答非所問道,“太子又精進了不少,以后太子將會成為很難得的明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