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整理的名單,我已經看過了。我很好奇,曾經在韓國非常出名的五代韓相之后,為什么沒有在名單上。”
扶蘇忽地問起這個。
公冶舉聞言,眼神一顫。
他雙手捧起作揖,“太子是問韓相之后”
“堂堂韓國丞相,怎么名單上缺少他的后代呢。”
公冶舉嘴唇打著顫。
他定了定心神,這才慢慢說道。
“太子,韓國張氏,確實五代為韓相。”
“我是問你,他的后人何在”扶蘇的聲音忽地提高,圍著游船的魚兒都被驚地四散,逃跑的時候魚尾翹起打起了水花。
“他們家的人,都死了吧。”公冶舉低著頭說著。
先秦時期的語言,其實和現代社會差不多,他們也有很多語氣詞,只是記錄當時音節的符號就是漢字。
而因為后世那些字體的字音都被改變了,所以后世很多人無法對得上。
其實很多古代語氣詞矣,夫,哉,其實就是呢,吧,啦的意思。
古人的語言非常豐富,現代人有的語氣詞,他們都有。
因為時代雖然是變化的,可是人類的感情是永恒不變的。
扶蘇融入的好,古漢語功底給他的幫助非常大。
那么簡單的一句回話,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加個吧字可見是公冶舉自己也不確定。
“我問你,張良呢那個反賊呢我叫你擬名單,就是想看他的名字。可是你寫了五十個名字上來,沒有一個是他的。”
扶蘇非常生氣,將竹簡啪地扔在了公冶舉的手邊。
公冶舉這才慌了。
太子居然知道張良這號人物。
可是太子是怎么知道的啊,不管了。
先過了眼下這關再說。
“太子所說的張良,可是祖父張開地,父為張平的那個張良”
扶蘇沒有說話,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看著公冶舉。
公冶舉滿臉冒著汗,“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張氏在整個韓國確實非常有名。”
“可是,他們家早就絕脈了。”
“絕脈”秦始皇都死了,張良還在蹦跶,他怎么會死
“太子,張平很早就在戰場上去世了。只有張開地一人在韓國獨自撐大梁,他的兒子早逝,卻有兩個孫子。這兩個人按照大王先前的命令得以活了下來。”
“只是很快,張平的小子就因病去世了。他的大子,叫做良。他長相俊美,如同女人一樣漂亮。”
公冶舉說著。
“在我秦國滅韓國之后不久。那個張良當時還年輕,沒有在韓國朝廷任職,韓國破滅后,張良還有私家仆從三百人,他在弟弟死后沒有辦理葬禮,而是將全部家財都投入叛逆謀反之事,到處征求刺客行刺大王,想要為韓國報仇。”
扶蘇望著公冶舉,他對眼前這個人非常失望,因為他做不好自己交給他的唯一一件事,“這么重要的人,那你為何不報”
公冶舉不敢再看扶蘇的眼睛,只是低頭眼神亂瞟地面。
“回稟太子,他失蹤了,八成是死了。第一次叛亂中,我們就發現了張良是主謀之一,我們立即抄了張氏的家,士兵沖進去,直接砍殺,場面混亂,沒有生還者。此后我們也都找不到他。之后的幾年里,也沒有發現他活動的身影。他應該是被趁亂絞殺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