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太子若是帶兵打仗,將士們一定都愿意聽從。但是都尉信未必能。那可是太子。”
宮道里,一些仆從正在打掃宮殿。
秋天到了,廊道里邊沿上已經落下了紅色、黃色的葉子。
一道悠長的聲音從高處落下。
“太子又怎么了”
熊啟覺得,太子現在應該先消停,要安分。他有了自己這樣強大的靠山,就要學會在大王面前低調,他要像以前一樣和大王處在父慈子孝互相信任的狀態下,等到時機成熟,到時候自己再給他幫助。
這些仆人見到了昌平君,一個個紛紛都嚇得想要逃走此地,但是熊啟可是做過丞相的人,只是微微變臉,“站住身為太傅,難道我還不能了解太子的作為嗎”
這些人腳底灌了鉛塊似的,只好乖乖對熊啟一五一十說出實情。
熊啟聽完了表面上波瀾不驚,但是等到這些人走后,熊啟立刻挑起眉毛,“太子居然請求大王讓他去攻打楚國,他對于爭權奪利這種事一向是既擅長,又熱衷。可是他居然沒有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告訴自己。”
熊啟心里嘀咕著。
太子真是機智,如果他參與此次攻打楚國的戰事,未來平定天下的功勞簿上就有他的名字,到時候他要繼位就更有保障。
而且,這打仗可是和將士們同生共死、淋雨沐風,相處的時間久了,將士們便只知道有將而不知道有君。
熊啟不得不佩服太子扶蘇這個人的政治戰略眼光。
他在為自己做一些很有遠見的事情。
這一天扶蘇在樞機閣里玩弄地球儀的時候,一個穿著褐袍的男子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扶蘇下意識以為是淳于仆射,他是最不屑自己將時間花費在器物制造上的人。
扶蘇一驚,不料這人卻是昌平君。
“叔公你怎么來了。”
扶蘇把懷里塞進去的地球儀又給拿了出來,還擺放在了案上。
熊啟打量了一下這殿中的木架上擺放的各樣器物,都是各種木器工具。
形式十分古怪,里面還有用水晶打磨出來的小鏡子。
熊啟拿起來照了照,可是鏡子里的自己臉卻變形了,自己的臉中間大,外邊都被縮小了。
“太子還真是童心未泯。”
“這叫放大鏡,可以用于放大看物體。”
“可是它有什么用處呢”
“如果工藝改進,以后可以作出能夠目測百里的東西。”
“匪夷所思。”熊啟坐下來,望著扶蘇,“我希望你能成功。”
“借叔公吉言了。”扶蘇眼底一片黯淡。
這個時代的人,等級尊卑的觀念,幾乎是融入了骨血里。
他們看不起農夫,看不起工匠。
可是國家需要農夫,需要工匠,一邊要利用他們,一邊卻從骨子里鄙夷他們所從事的事情,這就怨不得庶民不愿意做種地,只想著拜將封侯;也怨不得工匠不想著好好研究工藝,只想著怎么逢迎上意。
“你是不是忘記了告訴我什么事情”熊啟正色問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