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兒臣以為,接下來的時日,我秦國應該及時準備整頓兵馬糧草。”
“以我秦國的情況,有君父這樣的大王,朝中上下一心,以我秦國如今的國土面積、人力儲備,我們秦國備戰一年,抵得上楚國備戰數年。”
“就算楚國有意偷襲,可是以我秦國的實力,攻伐楚國尚且有勝算,難道說防守就會遜色”
嬴政從來都不小看扶蘇,對這些話,他并沒有像個昏庸之主一般把它當做是對自己王權的挑釁。
恰恰相反,因為扶蘇說的很中肯,有道理,所以雖然他講的話逆著自己的心意,嬴政仍然是耐著性子去聽。
扶蘇見嬴政愿意聽自己的見解,他沒有像自己計劃的那樣還需要依賴其他眾多臣子在側使得秦王有所顧忌迫不得已繼續去聽,這就讓扶蘇非常心里一熱。
扶蘇又道,“臣之所以向君父提出這樣的建議,正是因為臣前往潁川郡回來后,在了解了我秦國新攻略下的他國城池治理的狀況,于是臣對這些年我秦國逐步蠶食的楚國舊地治理情況做了個推測。”
“連天下心臟潁川郡這樣的地方,都時常有暴亂的情況發生,雖然有貴族的挑唆,可是臣還是看出了舊日的韓國子民,他們的心并不是向著大秦的。”
“而這需要時間。”
“但是,楚地一帶,也留有不少舊日的楚國貴族,他們分散在各地。可是楚地東部一帶,諸如南陽郡、南郡這些地方卻從未發生過叛亂。”
“臣對此反而為之深憂,那些潛藏在暗處,沒有浮現出來的禍患,反而是最危險的。”
“臣以為,要趁著這些時間,加強對已經攻占的地區的管轄和防守。讓國中的將士們回家休整,讓更多人回歸于農事勞作,這樣我秦國的糧草兵馬將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數量迅速提升。”
“臣以為,欲速則不達。越是在這種楚國枕戈坐甲,嚴陣以待,急欲進攻我秦國的態勢下,我們秦國越是要穩住心態。所謂,敵不動我不動。如果貿然比楚國先一步進攻,我秦國反而是中了楚國的奸計。”
繚聽了,忍不住捋著他那把隨意的山羊胡。
太子說的,有點意思。但是這敵不動,我不動,好像不是他教的吧。
其實戰爭的較量,何嘗不是心理的博弈。
“戰場上未必能夠搶得先機的那一個才是贏家,有時候,越是能沉得住氣的那個,靜得下心來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贏家。”
“微臣以為,兵法要道在于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正所謂,反者道之動,當敵軍要和你去爭奪先機時,我們要做的是和他們博弈心態;挑釁他們,引誘他們,設伏他們,吊著他們,讓他們在心理上敗下陣來。”
“當敵軍要和我們玩博弈之術時,我們再反其道而行之,到時候我們搶先戰機,反過來去偷襲他們。”
扶蘇這些話,把秦國一眾軍功晉升崛起的庶族百姓們說的一愣一愣的。
他們紛紛互相望著。
太子一向文縐縐的,說起話來無不引經據典,今日談論軍事,卻是話糙理不糙。
嬴政聽得很樂。
看著扶蘇自信滿滿,似乎楚國就在他掌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嬴政難得在上座放聲大笑。
“好個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莪先動。想必這是蒙將軍的教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