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你君父。”王后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場景,看著扶蘇卻面色慘白,十分無助地頹坐在上座。
“母君,您在想什么。我只是想要建功立業罷了。母君何必這么憂患”扶蘇還沒想著要做殺君弒父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為什么她母親在這件事上表現的這么激動。
“我只是想要幫助君父,幫助天下人。而要做這些事情,就不能只憑著空空的太子頭銜;更加不是躲在君父和母君的背后,做什么謙謙君子。”
“所謂的謙謙君子,仁人賢士,都只是弱者的臆想罷了。沒有鋒利的牙齒,就算是虎狼,也照樣會被人啃嚙得一干二凈。”
“就算母君認為我出征是出風頭,招攬禍事;可是母君退一步想想,這也許是讓兒臣學如何自保的好機會。”
“君父朝中的大臣,那都是在天下赫赫有名的人物。隨便指名一個人,都曾是風云一時、叱咤一方的人物。兒臣出宮去,不是正好可以向他們學習做人、做事的機會。”
“每天待在宮中念書,學到的終究是書本上的東西。”
扶蘇一字一句說著,王后聽著漸漸心軟了。
像是剛從傷心欲絕的悲痛中走出來,王后看著扶蘇說話的神情都有些恍惚。
“可你先前不是說”
“未雨綢繆罷了。兒子沒有聽說過繼位失敗的儲君之母,有能安享晚年且不被人冷眼看待的。”
王后微微張開口,唇齒打著顫,最終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那你小心。”
“兒臣知道。只是希望母君為我過于憂心。”
王后看著扶蘇,發現他對自己十分自信,反觀自己,她忽然發現她現在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在后宮這高大的墻院里養養花,喂喂魚了。
“你長大了,凡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我已經說服不了你了。以后發生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造化了。”
“母君這是同意兒子前去了”
“我不同意,又能有什么辦法。父子兩個聯起手來對付我一個。”
“母君,君父誰的話都不肯聽,就愿意聽您的。您這關過不了,我連宮門都不能出。”
“行了,別哄騙我了。我已經被你們騙的團團轉了。”王后現在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感覺疲憊無力。“管不了了,隨你們的便吧。”
“那君父那”
“還是母君親自去找君父說吧。”扶蘇也為他們兩和好感到高興。
自己不能明著摻和,但是可以給他們制造機會。
熊氏知道扶蘇的心思,忍不住笑出聲來。
“你人還沒長大,操心的事情卻比誰都多。”
有一件事,扶蘇想問王后很久了。因為事情比較敏感,而他母君在政治上的能力又顯得過于雞肋,所以扶蘇一直沒有當面問。
“母君知道君父身邊的中車府令嗎”
王后果然和扶蘇料想的一樣,一聽到這個名字臉色就大變,“我聽我君父過去說過,這君王不是不可以用小人。而是要用完小人之后,給他好處,放他走不再重用他即可。”
“可你君父卻用上癮了。我聽說,大王出則命趙高隨行,入則令趙高侍奉。這個趙高幾乎和大王是形影不離。”
“他本是你君父當初平定嫪毐之亂時用過的人一個宦侍,一步步憑借你君父的權力做到如今的中車府令。如今氣焰囂張,連我都敢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