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著張良的話,一個非常年輕的隨侍忍不住感慨,“這秦國的太子,也不容易啊。”
眾人都瞪大眼睛望向他,卻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張良站起來,在池邊上洗洗手。
“那少主,我們接下來要怎么辦啊”
張良望著面前的湖泊,他心里的憤怒和恨意,從未消弭過。
可是他很清楚,秦國現在正是實力強大的時候,以他現在的實力,什么也做不了。
“進德,修業。我們要去各國做生意,賺錢,賺很多錢。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有能夠用得著的時候拿出錢來。”
張良一說這個,這些人立刻兩眼放光。
他們紛紛聚在一起,商量起各自的私事來。
“要我說,臨淄城也是個好地方。我們可以在這暫時先安個家,這齊國的美女,實在是多啊。”
“是啊,昨天我就看上了一個。可惜當時兜里沒錢”
“”
聽著這些人的議論,張良只覺得無趣,他假托自己累了,回到屋內休息。
在室內,張良聽到這些人議論得更歡了。
復國,很多時候只是他們侍奉自己,哄自己開心的托詞罷了。
他們心中并沒有韓國。
痛斥齊國人忘記了自己國家的人,其實和他們一樣。
當國家沒有滅亡時,他們對國家的興衰榮辱毫不在乎,只忙著為自己的私利爭斗;
當國家滅亡之后,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這時候就會打出復國的幌子,彰顯自己是多么的悲慘。
而他的仆人,現在處在第三個階段。
失去國家的庇護已經很久了,他們漸漸在一日日的平淡生活中,忘記了當初為什么選擇出來流浪。
當一個人被生活磨平了昔日烙印在心上的恥辱,很快就會隨世俗沉淪。
張良倒是復國的心意始終堅定。可是他發現,他身邊這些隨侍,和他完全不一樣。
當初自己要放他們走,分給他們財物,他們感念張氏待他們恩重,不愿意拋棄我,和我結伴同行。
可是現在,他們的想法已經逐漸改變了。
他們想著要成家,安定下來。
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再提讓他們練習武藝之類的,他們一定會沒有這個心思,甚至會紛紛約定帶著自己的財物偷偷逃跑。
可是當自己說自己要賺錢做生意,他們立刻歡欣鼓舞。
張良坐在室內,看到人性本質的他,又何嘗不能從自己幾個仆從身上推知到天下諸侯國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