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可以有大用。
但是扶蘇對馮去疾是沒轍了,扶蘇開始自顧自喝悶酒,打算等時候到了,把他請走。
他就像是掛在樹上沒成熟的葫蘆,幾乎是一聲不吭。
事實上,現在扶蘇這種作為,也頗有想走捷徑的意味。不安分守己,好好在羽陽宮當太子,卻要跑出來征戰。到了外地,遇到重臣,如此煞費苦心地接近權臣。
這要換做別人,早就死了八百回了。
可就嬴政,他自信有他在誰也反不了。
驛站外,蒙恬有事來報,他侯在舍門前,卻被告知今天太子宴請少府。
蒙恬自然驚訝,他心里犯嘀咕。“太子居然宴請少府,還是在我們都不在的情況下。太子這是想干嘛,難道真的坐不住了”
室內,馮去疾見扶蘇已經沒有之前的好耐心,他嘴角微微上揚。
小子,姜還是老的辣。你以為你足智多謀,其實只是大王給你的機會多罷了。
一陣陣春風吹過三面墻壁上掛著的竹簾,花香溢滿堂內。
馮去疾想到,自己以后和太子再這樣單獨相處的時間也不多。他今日請我,可見是對我日前說的話上了心。這說明太子還沒有被立軍功的事情沖昏頭腦,尚且能夠聽得進去旁人的話。
他今日請我,幾次試探,都希望自己能明示他。自己若是再不說,他面上風平浪靜,不知道心里是否在罵我脾氣古怪、性情倔強的老匹夫。
馮去疾忽然開口,“不知太子可曾聽說過,楚國曾有過一鳴驚人的故事。”
“韓非子喻老記載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馮去疾不疾不徐道,“太子果然博聞強識。太子所說的典故,看來是和尋常士人知道的都是同一個典故。楚莊王蓄勢待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故事耳熟能詳。不過,我這里也有個一鳴驚人的故事,卻是太子沒有聽過的。”
“哦說來聽聽。”
馮去疾慢慢道,“楚國有一種鳥,十年不飛,飛必驚天下。過去我秦國也有一只奇異的鳥。這只鳥羽翼未豐滿,在其他同齡的鳥尚且沒學會怎么捕獵的時候,他已經遨游四海。”
“天下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只鳥。可是等到他壯年時,卻再也飛不動了。后來一打聽,原來是死了。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從此就把他記在心上。”
“我的祖父時常對我講一句話。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要想辦法保全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留到最后。留到最后的未必過去曾經光彩照人,但一定是最后的贏家。”
“旁人經常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典故激勵自我,渴盼有朝一日能夠功成名就;有才之人,大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他們就像是杜鵑,寧可把喉嚨叫破,也不愿意碌碌無為。”
“他們沒有耐心,不會等待時機,只知道冒進,也不愿意聽取他人的意見,最后就算是泣血漣如,眼睛里哭出血來,也終究是沒有用。”
扶蘇捏著酒爵。
喝茶是因為心情好,喝酒是為了強作顏色應付外賓。
“那按照少府之意,那秦國的那只鳥該當如何呢”
“太子,鳥已經鳴叫過了,秦國人都知道他的存在。既然已經目的達到,就該回巢了,哺育后代,養精蓄銳,才是正道。繼續在外,只會白白招致對手。”
“我也時常拿這個典故提醒自己。我始終認為,只有平時不鳴不響,才能在關鍵時刻一鳴驚人。”
“我時常記得大王講的一句話。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