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就是大家心目中的這個人。
在整個燕趙齊魯一帶,荊軻是名望非常高的。
這些年他一直得不到賞識,于是就在整個燕趙、齊魯一帶四處游蕩。
時間久了,就在當地一帶非常有名氣。
原本他需要找人依附起來,才能存活,才能讓自己的劍術用在該用的地方。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他自己成了一塊招牌,所有的人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就會資助財物。
可是荊軻不會搭理這些財貨。
對他這樣一心只想著用自己的劍去歌頌正義,弘揚道義的人來說,活著只有生存與否的問題。
生活是他從來都不曾考慮的問題。
他曾經用別人給他可以買一棟宅子的錢,只買了一壺酒,回頭就餓了三天。
這樣的事情,幾乎是數不勝數。
時間久了,他們也就只給荊軻管飯。
荊軻就是因為這些和常人不同的行徑,所以得到天下劍客的敬重。
在荊軻的心里,只有劍和正義。
但是他平靜、無奈、麻木、漫長的日子,卻在忽然一天里,被一則消息給打破了。
一行人被荊軻接待,來到了漁陽城里一處酒肆。
這里沒有女人,都是亡命天涯的劍客。
一如某位作者曾經說過的,一座山地里,幾棵參天大樹的倒下所帶來的禍患,不僅僅是幾棵樹倒下那么簡單,其結果那是毀滅性的。
因為周圍依附于他們的草木、石花、溪流、土地,全部都被毀了。
一切都要重頭再來。
當秦國殺了諸多貴族,依附于貴族的那些高手、義士,他們不被當地的官所認可,又不被秦國人所喜歡,這就迫使大量的高手、劍客、俠士、能人,不得已四處流浪。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可怕的不是一個人吃不到飯。
可怕的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吃不到飯。
一般人吃不到飯,要么餓死,要么放棄尊嚴做奴隸。因為他沒有什么大的能耐。
但是你讓一個有能力的人吃不到飯。
那這個國家可就危險了。
秦國滅了一個趙國,一大幫人吃不到飯。
秦國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讓這些后來者擠占他們的資源,要么當兵,要么做百姓交稅,就這兩條路擺在那些人面前。
當秦國滅掉的國家越多,也就意味著砸掉了更多人的飯碗。
所以那些流浪天下的人都是怨恨秦國,卻不怨恨說為什么原先的國家那么軟弱,抵擋不住秦國。
因為秦國的戰爭對他們來說就是砸飯碗,那么天下人又怎么可能會愿意接納秦國。
而郡縣與封國并存的意義,也恰在于此。因為有一幫有才能的人他們不僅要吃飯,還要吃好飯,還要吃飯后自己讓自己發光。
這幫人,帝國短期內是絕對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心愿的。
而他們也就是禍亂的根源。
伴隨著秦國的兼并戰爭范圍一再地擴大,齊王和燕王不僅僅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更接連向秦王政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