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還以為,大王是被小人蒙蔽了。沒想到原來是這樣。”蒙毅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回頭再看嬴政時,眼中更是只有嬴政的身影。
嬴政很清楚趙高的所作所為,只是打算秋后算賬,等到用完趙高再去處置他。
嬴政望著蒙毅,眼中滿是關懷。
因為眼前這個年輕人在向自己證明他的忠誠時,已經無意間得罪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
這個趙高,當初他摻和在儲君的事情上,寡人已經給了他教訓。
只是這一次蒙毅指出來的罪名,樣樣都該死。
可是宮里這些位高者,哪個不是貪圖利益,哪個不和宮女私通。
如果他們都是圣人,什么罪都不犯,犯得著設置刑法嗎。
一面是不斷提倡嚴刑峻法,一面是枉法徇私之事從不斷絕,這樣的矛盾從未終結過。
但是這個矛盾,卻始終沒有被人質疑過。大家都相信,以刑止刑這種方式是對付壞蛋最有效的方式。
其實深層次來講,是因為法律能夠維護掌權者的利益。
嬴政很清楚國家的構建究竟意味著什么。
作為君王,嬴政過去都是對這些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便是君王,嬴政也不可能完全的改變一個人。
真正的領袖總是善于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抑惡揚正。
但就這么一件事來說,處置了趙高一個,其他犯了同樣罪行的人沒有因此得到懲罰,其他人必然心不服。
要么裝作沒有看到,要么一網打盡。
蒙毅的想法很單純,見到小人就要除盡。但是嬴政總要考慮很多,即便考慮的出發點始終是私欲,可是站得高,自然總覽大局。
為了避免宮廷里再度發生過去那樣的叛亂,確保這個宮里所有人都是心向著自己的,嬴政耗時耗心打造趙高這么一把鋒利的劍,現在目的還未達到一半,這就要斫了他,嬴政不愿也不能。
現在嬴政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幾十年來一步一個腳印,一個子兒一個子兒布置下來的棋局,廢掉距離自己最近的棋子,弊大于利。
但是望著性格忠誠耿直、雙目清澈、言辭犀利的蒙毅,嬴政卻做了一個違背自己認知和客觀現狀的決定。
曾經嬴政也想要打造一個理想的世界,后來他發現憑借著人力根本就難以完成不得不放棄;但是當多年以后遇到另一個和自己年少時一樣理想的人,嬴政想要成全蒙毅一次。
嬴政寬寬衣袖,“如此興師動眾彈劾趙高,寡人若是再不罰他,眾人勢必心不肯服。但是這些罪責,不處罰不足以警示眾人。”
蒙毅果然贊拜嬴政,“大王英明。”
“按照律法,趙高應該被處以什么樣的罪責”
“其罪當誅,家人連坐。”
“便廢中常侍之職,復為起居郎中吧。”
蒙毅抬頭,滿眼的疑惑。
只是蒙毅這一次等來的是嬴政冷漠的一句,“好了,退下。”
蒙毅沒想到,嬴政給他的居然是一個和稀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