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儒士立刻止住了言,他們紛紛對著扶蘇恭恭敬敬的,再沒有方才咄咄逼人的氣勢。
“君不見,那些平日里最是恪守禮儀的,私底下卻最是亂為嗎?我記得孔子的初衷,可不是強迫世人都去遵循禮儀。孔子只是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夠心中自覺自發的遵守禮。”
一眾大儒聞說是話,先是拷問自己一番。
他們仔細盤問自己,始終不曾記得祖師爺曾經這么說過。
隨后眾人望著淳于越。
淳于越不肯言語。他原本就在受扶蘇重托,做改進儒家學說的事情。
淳于越發現,儒家的要求某種意義上對人的要求太高了。
哪怕是貴族家庭里的孩子,讓他們去學習這些精華也很困難。
何況那些平民之家的孩子呢。他們連飯都吃不飽,連衣服都沒得穿。
學什么禮儀呢。
不是誰都能像顏回一樣啊!
此前為了讓臣民覺得儒學能夠接受,所以淳于越已經在試著把那些對自己要求高的東西刪減掉,只讓民眾聽從、學習、接受、奉行一些簡單的東西。
這個實用的方法,還是李斯給他出的主意。
眾儒士望著淳于越,“先師沒有這么說過吧?”
淳于越自然搖頭。
其他儒生這下也終于確信,太子這話是繆解,孔子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太子,若是憑借人自覺自發,那就失去了教的本義。這樣天下人就沒有老師了。何況,孔子從未說過這樣的話。”
“你們的意思是,孔子沒有說過的道理就不是道理。孔子沒有說過的話,就不能成為道理,更加不用遵循?”
眾人支支吾吾起來。
扶蘇振聲,“問你們是不是?”
儒生個個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們自認為做人要謙虛謹慎,沒有到達一定的境界,就不可以公然說什么論斷。
面對扶蘇,也始終恪守這樣的約束,堅持不肯逾越規矩。
眾人還是沒有給出回答!
“我命令你們,回答我,是還是否?!”扶蘇再度振聲。
四野都悄寂下來。
諸公子、蕭何、劉季、夏侯嬰、曹參,一行人望著扶蘇都呆住了。
“太子說得有道理。”
“是還是否?”
“否!是我們遵從了死板的道理,孔子從未說過,不是他說的話,就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