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當如龍馬,自強不息。哪能因為一時取得了勝利就停止呢。要接連不斷地保持戰爭的狀態,連續不斷地獲勝,這樣才對得起這年華歲月啊。右相總是每次贏得戰役后,總希望寡人能夠停一停,是因為年老了,所以擔心力不足嗎?”
王綰聽罷,氣得手都在抖。
他早就知道上座之人不是個好東西了。說出這樣的話,他也不意外。
他還不想拋棄秦王,所以只是面露勉強。
“大王,微臣只是希望大王明白,欲速則不達。大王攻城略地,越是追求快速,就一定有所失去。眼下那些楚國庶民,急需要大王派人前去安撫看守。”
“如果此時抽調兵力,那楚地必然空虛。這就是給楚國遺貴可乘之機。”
嬴政開始不高興了。
羅里吧嗦的,為什么每個人都和王后一個樣子。
“好啦好啦。寡人不愛聽這些道理。寡人今日心情好,不與你計較。”
王綰聽得,十分詫異。你這壞小子還反過來原諒我了……
每個人都聽著王綰說著忠言逆耳的道理,但是每個人卻都保持沉默。因為他們早就已經看到他們的大王如今正在像昔日尉繚說的那樣,一旦得志,以天下人為俘虜。
侍奉嬴政久了,你就知道沒有人能夠改變他。
李斯站出來道,“微臣以為,大王應該盡快攻打齊國。”
“所謂趁熱打鐵。楚國滅亡,應該盡快攻打齊國,這樣才能盡快使得天下安定。等到戰事全部結束,到時候大王再慢慢對那些庶民施壓,使得他們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嬴政大悅。
“善!”
馮去疾聽得李斯這么說,只覺得反感。李斯每次都順著嬴政的心意,漸漸地在嬴政心目中已經成了最得力的人了。好個貌似大忠的奸臣啊。
馮去疾皺著眉。
“少府,你怎么看?”嬴政雙眼微微瞇著。
自己身邊的人每個都是蓋世能臣,只是把他們都放在一個筐子里,難免互相不服氣。
馮去疾忽然被嬴政問政,卻毫無準備。
“大王——微臣以為,右相言之有理。”
眾臣一片嘩然。
大家都望著馮去疾,眼里多少帶著佩服。
王綰也有些驚訝,馮去疾一向喜歡中立。須知兩邊都討好,就是兩邊都不討好,這種人最容易被人厭惡,拋棄。但是馮去疾他就是能在兩邊都站得穩腳。
那他靠什么呢?
就是關鍵時刻站在正理上。
嬴政也是拂袖而笑。
“伱們一個個,都很高明。”
隨即軍功世家諸多武將站出來反對,一人一句。最終,嬴政還是選擇了攻打齊國。
嬴政只是需要一個借口而已。
王綰在退朝之后氣得拂袖而出。
他看到國尉繚,連忙拉著他問,“國尉乃大王親封的國尉,卻為什么在今日這樣的大事上不幫助大王呢。當初秦國滅亡了趙國,是因為楚國一直蠢蠢欲動。秦國不得已才必須去攻打楚國。”
“但是現在,齊國對秦國沒有什么威脅。大王何必趕著去攻打齊國呢。這就是把好不容易抓到的肥羊轉頭又放回山林里去。”
王綰氣得跺腳,“固然吾不善軍事,可是其中道理,就是三歲小兒也比我明白。”
“難道真的有人會去做下猴子上山的蠢事嗎?看到苞谷就掰下苞谷,看到地瓜又扔下苞谷去挖地瓜;得到地瓜又看到桃子,又去摘桃子。”
宮里的侍衛一個個雙目瞪大,不可置信地望著丞相王綰。
尉繚望著王綰,向后退了三步,對著他行了大禮。
“舉朝望之,唯有丞相一人對大王忠耳。”
王綰聽了,拂袖而去。
“和你說正事,扯這些沒用的做什么呢!”
很快地,消息就傳到了嬴政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