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王以為,蕭何在太子宮中為太子舍人,又被太子提攜前往太學主持書籍整理的差事。大王忽然調遣蕭何來到尚書臺,意欲何為呢?蕭何會怎么想大王呢。”
嬴政喃喃自語,“這么做,確實有些不妥當。”
“是啊大王,您調遣蕭何突然來到尚書臺,并不會彰顯大王您看重給他的才華。反而會讓蕭何夾在您和太子中間左右為難,蕭何只會更加惦念和太子舊日情分。”
嬴政思忖,趙高說得確實沒有錯。太學里的監事忽然來到章臺宮尚書臺做些文書的閑事,這個蕭何只會怨恨寡人。
而且若是傳出去,顯得寡人非常忌憚扶蘇,又或者很是欣賞蕭何的才華……
不,這些都說不過去。傳出去,有損寡人威嚴。
“那你說怎么辦?”
趙高,那可不只是壞那么簡單啊!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家本來就可以算是一個政治家。
當他打定主意要做某些事,完成自己身份的轉變之時。面前這位一心信任他,但是卻打算永遠控制他的王,早就成了阻礙。
“大王——這個蕭何,他過去在沛縣,就是秦吏。他擅長斷案,在整個沛縣都很有名。他所斷的案子,沒有人感到不服。因此鄉親們都很敬重他。”
“他擅長的本來就是法律文書。可是下臣聽說,太子讓他在那太學之中去做典籍整理,其實就是養他在太學里讀書的。”
“因為蕭何并不懂得文字典籍的矯正,那些事情都是由博士來負責的。”
“試想,蕭何這樣一個人,怎么愿意整天在太學里讀書,而埋沒自己本身的才華呢。”
嬴政聽了,眼前一亮。
“你的意思是?”
“讓蕭何去廷尉府。蕭何既然已經在太學存籍為官,又有著昔日辦案的經驗。而廷尉府選拔官吏,素來有在太學之中擇優的慣例。那大王可以讓廷尉因為公事選拔為例,調走蕭何。”
“蕭何不過區區太子舍人,初到咸陽,只是在宮里小有名氣罷了。因公調去廷尉府,那里不僅僅是蕭何大展身手的好去處,而且外人也不會覺得有什么。沒有人會覺得是大王的意思。”
“可若是直接帶到尚書臺來。那大王不就在群臣面前失去威儀了嗎?”
從趙高一提廷尉府的時候,嬴政其實就已經心動了。
因為李斯是他的人,而且李斯比誰都精明。
他一定會把這件事處理的干干凈凈,把寡人從這件事上剝離開來。
“善。”嬴政拍著趙高,“這么多年來,每次寡人遇到難解決的事情,高你總是能夠給寡人出好點子。”
“就這么辦。”
“大王,此事不可心急。等過半月,由我親自去向廷尉轉達此意,廷尉到時候會替大王辦妥此事。等到日后蕭何立功,到時候大王再借機把蕭何提拔到大王身邊,甚至是朝堂上。”
“接下來,大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嬴政望著趙高,心里那是狂喜。
“其實寡人身邊有你一個,已經勝過千軍萬馬。這些日子,也實在是委屈你了。待齊國被攻下,寡人到時候對你另行封賞,讓你去朝中議事。寡人知道你一直都想擺脫內臣的身份。”
趙高聽了,心中一熱。
但是事情要是真的那么簡單就好了。
趙高跪下來搖頭,“大王,怕是朝中大臣們會對此事非議。下臣不想讓大王為難。”
嬴政驚訝地望著趙高。啥時候趙高變成善男信女了。他選擇趙高,是因為這個人夠壞,夠貪婪,會被所有人討厭。
趙高猛地發覺嬴政開始懷疑自己的目的。
“自從上次被大夫蒙毅彈劾,下臣再也不敢外出了,更不要說在朝堂上議政。高發現,這內臣和外臣還是區別很大的。內臣不習慣。”
“如果大王非要嘉賞小人,懇請大王復命小人為中車府令。可是王后若是知道,又要不喜。”趙高十分為難地說。
趙高太清楚周圍人對他的看法了。
嬴政要利用自己的壞,他身邊的人都討厭自己的壞。橫豎嬴政就是想讓趙高只能依賴他。
自己若是再度出去,結果還是一樣的。
嬴政捋須,“王后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