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之時,請太子用法家學說,韓非之論,駁斥群臣,讓不思進取的迂腐儒生知道太子的厲害。”
周圍的人也都跟著點頭。
這就是扶蘇的魅力所在。
扶蘇的思想總是與眾不同,有時候領先于眾人。雖然他的思想太過高遠,很多普通人難以理解,但是大家正因為這樣所以敬佩他。
這讓很多士人乃至臣子都以能夠和扶蘇辯論言談為榮,也有很多人非常期待扶蘇和諸子百家名士辯論,好讓自己的耳朵也享受享受。
劉季聽得心里發毛。這個蒙毅怎么把自己的話全給搶了。
“我的老師韓非是儒家宗師荀卿的弟子。我也算是儒家的徒子徒孫,你怎么能讓我去踹儒家的門呢。那不是打祖師嗎?”
蒙毅:“可是太子不是說要整飭百家嗎?”
扶蘇:“所謂整飭百家,是要讓百家為一,把有用的東西轉換形式保留下來,把不利于帝國一統的思想加以剔除。這剔除,也要講究,不可全廢。”
“整飭百家,不是說要廢了百家,也不是要攻擊百家。”
“是要讓百家一起開會,然后達成某種共識。比如國家建立的存在意義到底是什么,讓天下人過得更好。還有對一些有爭議的東西來個官方定調,不允許他們在內部因為這些事分化,互相進攻。”
篝火照著扶蘇英俊的面孔。
蒙毅一席話聽下來,感覺自己在扶蘇面前又矮了很多。
“難怪大家都說太子您是智者。我都沒搞明白,為什么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整飭百家呢。明明太學都已經成立了啊。”
扶蘇笑笑,“是啊,說的對啊。為什么呢?”
嬴政童年時期運氣非常差,可是看看現在,這麾下的臣子,怎么還有這么直爽的大聰明呢。
好用,實在是好用。
馮敬忍不住也站出來說兩句。他可是武信侯馮毋擇的兒子。
“太子,我們抵達臨淄之后,如何召集這些諸子百家的人呢。如果他們懼怕我們秦國,都不愿意來呢?”
蒙毅望著馮敬,將胸脯挺得極高,“伱應該把如果兩個字去掉。”
馮敬湊近,將胸脯抬得更高,“那可不一定。太子的才華舉世皆知,太子的心意四海聞之。若是諸子百家的人知道是太子親自前來,也許會有很多人爭著來也不一定。”
蒙毅雙手環胸,冷哼一聲,“我只聽說有才能的人,都是恃才傲物之輩。他們不會因為金錢地位就主動出來,這種才士,大都安于鄉野幽靜之所,不戀俗世,非得要明主親自去請才會出來。”
蒙毅繼續說,“如果是征召的方式,恐怕來的要么是濫竽充數之徒,要么是居心不良之人。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會聽到征召而來的。貿然征召,這只會給太子帶來危險。”
馮敬對曰,“你這話就錯了。良禽擇木而棲,才士擇主而侍。太子這樣的明主,天下人都巴不得跟在太子身邊。”
“一旦聽聞是太子征召百家子弟,必然有很多才士前來。只是他們卻又懼怕秦國虎狼之名,有所猶豫。”
“要我看,我們抵達臨淄城后,第一件事就消除諸子百家士人對我秦國的恐懼。”
篝火越燒越旺,柴火噼里啪啦響動著,時不時冒出一些火星子,濺在四方。
二人杠得正起勁。
馮敬沒想到這個蒙毅,還真的有兩把刷子,“太子,你說是不是?”
二人轉過身去,看到扶蘇已經不在原地了。
“太子人呢?”
蒙毅笑道,“還不是被你的氣勢給嚇到了。好好地論事就就論事,怎么能舉著拳頭呢。”
馮敬也露出笑容,瞇著眼向蒙毅下半身看,“說得好像你沒有拔劍一樣。”
眾人都錯愕不已,低頭一看,蒙毅還真的一時激動早就把劍給抽出來了。